工业、村办企业的发展

二、工业、村办企业的发展

1969年7月,中共中央“七二三布告”发布和实施后,全县国民经济有所好转。1970年1月下旬,为支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机械化,县革委决定将榆社县农业机电厂一分为二,以农业机械修理车间为主,组建榆社县农业机械修造厂,专职承担全县农业机械的生产修理;以发电车间为主,组建榆社发电厂。1971年5月,榆社县手工业系统的鞋帽生产合作社与县服装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县鞋帽服装生产合作社。6月1日,根据形势的需要和便于城乡人民生活,县革委决定将食品公司分置为食品公司和糖业烟酒公司,将土产公司分置为外贸公司和土产采购供应站。8月,榆社发电厂新安装300千瓦机组投产送电,日发电量1000度。11月,开始筹建化肥厂。1971年5月,山西省计委批准建立榆社县无线电元件厂。

1971年后,榆社县紧紧围绕“农业学大寨”运动,各公社相继兴办农场、林场、农机具修造厂,为实现“小修不出队、中修不出社、大修不出县”,城关、云簇、大寨、北寨、社城、郝壁、讲堂公社均建立农机站。此后,许多企业由手工操作转向机械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1975年,榆社县按照中央提出的“以粮为纲,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方针,全县队办企业大发展,部分生产大队办起农场、林场、牧场和农机具修理厂,也有部分大队购置小钢磨、碾米机等,办起小型粮食加工企业。初步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业为主的生产企业。1975年,县国营企业完成产值397.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6%。

至1976年,全县队办企业发展到129个,其中农业企业76个、工业53个,从业人员1182人,产值51.08万元。全县有社办企业28个,其中农业企业10个、工业企业18个,从业人员351人,产值32.1万元,产品主要有铸铁、木制农具、黏土砖瓦、生铁铸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