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摩擦八路军痛击金宪章部队

二、反摩擦八路军痛击金宪章部队

1939年1月,国民党调整了在晋冀鲁豫地区的武装力量,部署了相互配合的反共大军,其中一路与阎锡山遥相呼应,企图扼杀太行山南部和晋南的山西新军及八路军抗日武装力量,破坏晋东南9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达2000余人。

1940年2月2日,阎锡山新编第二师在师长金宪章率领下,从临汾绕路晋中,越过石太线,从和顺进入榆社,并驻扎赵王村、郭家社村,计划占据讲堂建立据点发展势力,尔后攻占榆社城,压制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推行其反共政策,然后再出兵武乡,向晋东南上党地区渗透。驻榆社八路军三十团、三八六旅、独立支队等部队严阵以待。三八六旅旅长陈赓亲临前线指挥,榆社县游击大队第二大队、箕城游击队、县公安局等地方武装力量积极配合作战,在西山、侯目(现更修村)、田家沟、水磨头等地设伏。2月3日晚,阎锡山新编第二师师长金宪章率领师部行至灵和庙,遭到八路军和榆社地方武装力量的伏击,金宪章逃跑,此役史称“赵王战斗”。这次战斗先后不到半个小时,缴获枪械、弹药等大量物资。这次战斗也是榆社军民配合八路军挫败阎锡山反共阴谋,打击国民党右翼势力的重要事件,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斗结束后,中共榆社县委在坂坡村召开庆贺大会,并向参加大会的群众讲述了痛击金宪章部队的过程,阐述了这一战斗的重要意义,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打破了抗日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