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人民政协履职
在中共榆社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主要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准角度、发挥优势、自身建设和各项履职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政协榆社县第四届委员会共有来自20个界别的61名政协委员。本届委员会5年间,共召开5次全委会、29次常委会和10次主席会。在此期间,坚持“献智、献策而不决策,建议、批评而不决定”的原则,牢牢把握发展大局,准确找准自己位置,把政治协商的着力点放在了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服务上,紧紧围绕“改革开放、扶贫攻坚、强县升位”这一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调研献策。针对1995年城关村投资600余万元建起的年可加工600万只肉鸡现代化生产线的华榆食品实业总公司,因缺乏鸡源而濒临倒闭的情况,县政协通过组织调研视察,提出了“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思路,实行“三免费”“两抵垫”“一包销”的建议,很快就转化为县委的决策,帮助企业突围解困。同时先后就政府提出“九五”规划、“八三”脱贫攻坚规划、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贯彻《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和讨论,形成了《农业开发产业化,科技兴农是捷径》《咬定扶贫不放松、抓住龙头创大业》《对全县商品牛生产区域化、产业化开发的几点建议》《贫困山区群众盼望文化和医疗扶贫》《关于开通县城东升街的建议》等专题调研视察报告31篇、建议案8件,丰富了县委科学决策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1994年12月20日,经中共榆社县委研究决定,政协内部设立5个专门委员会,即经济建设委员会、文教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祖国统一民族宗教委员会。期间,在县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能,为推进榆社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实现扶贫攻坚、建设小康、强县升位的奋斗目标做出较大贡献。据统计,五年间共收到委员提案278件,办复率达100%、采纳率达94.5%、实施率66.3%。共征集文史资料45万字,编印出版《榆社文史资料》五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