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应于社会主义的“左”的错误方针,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政策,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全会在从根本上实现党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同时,在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重要任务。全会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这次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终于从严重的历史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大飞跃。
1978年12月28日至1979年1月8日,中共山西省委先后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和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联系山西的实际,认真讨论了如何把全省工作的重点迅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并就否定山西省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一二夺权”和农业学大寨的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指出,“夺权”给山西人民和山西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巨大灾难,应予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中农业学大寨运动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挫伤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省委在推广大寨经验中,要求机械地推行大寨的“大批促大干”以及整套经营管理制度,妨碍了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会议总结了全省“揭批清”运动中的清查工作,在肯定全省清查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指出在个别地方和少数单位出现过扩大清查范围的问题,并提出了“清查善终”的任务。根据中央的要求,会议决定在全省深入进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补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省委、地委会议召开后,在榆社全县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驻榆社部队和各条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全会关于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反映了历史的要求、人民的愿望,表示坚决拥护三中全会的各项重大决策,一定要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1979年1月15日,中共榆社县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通知》,要求在职干部每周集中学习不少于两天,并利用各种文化阵地和文艺活动进行宣传,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性,从而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2月5日,中共榆社县委召开全县“四级”干部会议,县级机关副局长以上干部、县直各单位负责人、各公社全体干部、各大队支部书记、生产队长以及各条战线的先进集体代表和模范个人共17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讨论了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表彰奖励了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之后,县委又相继召开了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干部会议,认真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从思想上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明确提出了把全县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各项任务。会议之后,全县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