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三、榆社县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榆社县的广大军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在日军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下,拥有4.5万人口的榆社县,被日军“扫荡”过的村庄多达142个,制造惨案190多起,被残忍杀害群众1472人,失踪831人,因战争饥荒冻死饿死174人,被抢、烧、毁粮50616石,荒芜土地6300亩,烧毁房屋44185间,被抢走的牛羊牲畜86478头。此外,还有大片山林树木被砍伐、烧毁,资源被掠夺,文物化石被抢走。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英勇的榆社人民配合八路军发起大小战斗2320次,参战人数18500人次,攻克碉堡4个,打死打伤日伪军1680人,缴获武器枪支48000支,破坏敌占区铁路公路约900里,切割敌人电话线2.1万余斤。榆社县城三次被日军占领、三次又被人民夺回。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榆社县先后有7200名青年参军,参军人数占总人口的17%以上;有1170人血洒疆场,有1900余人在战斗中致伤致残,死亡和伤残人数占参军人数的43%。在对敌斗争中,榆社县获杀敌英雄称号的378人,其中12人出席了太行杀敌群英大会。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榆社人民积极支援前线,抬伤员、送军粮,共出动民工39556人(次),共出粮1005万公斤,捐款7亿元(冀钞),妇女做军鞋10万余双,奔赴全国各地干部1100名。榆社被晋冀鲁豫边区誉为出兵、出粮、出钱、出英雄、出干部、出经验的抗日模范县。

在艰苦抗日战争中,榆社县的党组织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领导人民革命事业的中流砥柱。这一时期,各级党组织由抗战初期的1个、14名党员,发展到1945年底的84个基层组织,其中,区分委5个、党支部79个,拥有中共党员1815名。

在抗战期间,北方局有二次、太行区委有三次、晋冀豫边区有六次、新华日报有三次、人民日报有二次详细介绍榆社从抗日实验县走向抗日模范县的经验。

在坚持持久抗战的根据地建设中,中共榆社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因地制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新民主主义的政策,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共榆社县委作为榆社人民革命斗争的领导核心,坚持马列主义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关系,团结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了巩固的抗日根据地,胜利地领导了抗日、反顽斗争,取得了事关民族存亡战争的最后胜利,在榆社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