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圣经解释的知识论基础

十 跨学科圣经解释的知识论基础

自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圣经的每一字句的意义都一目了然,无需研究、探索和解释。需要专门研究和解释的圣经词句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奥秘的启示。启示包括上帝用人所理解的语言说话,也包括先知的梦境和异象,有些梦境和异象的预言和警告当时即被理解,有些是当时不能理解的奥秘。先知忠实地记录了某些他们自己也不能理解的语词、梦境、异象和数字。这些奥秘在历史进程中被逐步揭开,但仍有少数梦境、异象和数字的意义至今未明。这些意义未明的奥秘并不影响圣经主要的和基本的启示的自明性,如保罗说,藉着耶稣基督和福音,“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如今显明出来”(罗马书16:25—26)。对于这些奥秘,可以而且能够用探索和开放的精神寻求可能的解答。

需要研究和解释的另一类圣经词句意义并无奥秘,它们是这样一些普通词句,如果按照常识和字面来理解,很难被认真地当作史料和知识。比如,创世、造人、伊甸园和洪水等记载听起来好像是在世界各地都有的老生常谈的神话故事;往后的族长时代和《出埃及记》似乎与其他民族的上古史一样,充满着神话、传说和史诗的混合。人们固然可以诉诸不可思议的神迹,但问题是:圣经中的神迹如何与用相似语言表达的神话和传说中的神迹相区分?而且,一些关于人自身的记载似乎没有必要诉诸神迹,比如,会说话的蛇,亚当后代的超常寿命,七、八十岁的撒拉仍有令人馋涎的美貌,等等。圣经批评排除了神迹的解释,把这些语词的意义解释为象征,如同其他神话传说一样。

如果我们知道上帝在圣经中用当时人所理解的语言说话,如果我们认为圣经语词的基本意义是描述历史事实,那么不难把圣经使用上古流行的神话传说的话语还原为当时的历史事实。比如,我们将在第一章解释创世“六天”的意义是宇宙起源的六个阶段,在亚当被造的前后上帝多次造人,“蛇”的指称是蛇族人,史前时代的人名不是个人的“私名”,而是氏族部落的“公名”,族父年龄是几代家主持续的时间,族父史中有些亲属称谓反映了古代社会“还子”的习俗。通过这样一些解释,圣经中的神话传说语言的意义与现代自然科学、人类学和上古史已知的事实相符合,而且可以说明圣经中这些历史记载与神话传说之间本源与蜕变的关系。

圣经研究现在已经是跨学科、多学科的学问,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史知识。圣经批评者引用现代科学和知识证明圣经记载的非历史和不真实,圣经维护者认为圣经启示是非科学的,圣经语词的意义是象征或文学手法。我们需要区分争论中的两个不同问题:第一,圣经启示是否需要接受科学和知识的检验?第二,圣经解释是否需要现代科学和知识?第一个问题涉及人类知识的界限。圣经启示是神的智慧,科学和知识是人的智慧,要求神的智慧接受人的智慧是颠倒因果,以神迹不能通过科学知识检验为由而否认圣经启示是颠倒是非。第二个问题涉及人类知识的能力。圣经解释的智慧与科学知识的智慧都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正确使用人类理性能力的果实是真理。“真理不反对真理”,人的理性发现的真理不反对启示真理,科学和知识的真理也不反对圣经解释的真理。就是说,圣经解释可以而且必须是多学科的研究和探索,两者合则相得益彰,分则两败俱伤。在人类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没有圣经解释的科学和知识是瞎子,而没有科学和知识的圣经解释是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