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以利户的裁决

8.以利户的裁决

以利户在约伯作最后陈述之后发言,他以裁决者自居,一方面裁决约伯三个朋友“无一人折服约伯,驳倒他的话”(32:12);另一方面裁决“约伯说话没有知识,言语中毫无智慧。愿约伯被试验到底,因他回答像恶人一样”(32:35—36)。他的谴责与约伯的朋友别无二致;更为险恶的是,以利户企图剥夺约伯上诉的权利和等待上帝拯救的希望。他的发言反映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急促而混乱的性格,我们可以通过解释来条分缕析他的思想线索。

以利户说,“公义归给造我的主”(36:3),那就是他们崇拜的神或全能者(37:23);人“受欺压就哀求”,只能向神求救(35:9)。约伯却在“造我的主”之外寻求救赎,那完全是“恶人的骄傲呼求”,“虚妄的呼求”,“神必不垂听,全能者也必不眷顾”(35:12—13)。以利户作为他拉家族的后代,听说过耶和华的名,也心照不宣地明白约伯向耶和华上诉。因此极力贬低耶和华,泯灭约伯的希望。

以利户说,外族人中无人见过耶和华,“何况你说,你不得见他,你的案件在他面前,你等候他吧!”(35:14)但约伯的等待是徒劳的,因为他是一个不关心人的神,“未曾发怒降罚,也不甚理会”(15)。

以利户不敢明说耶和华不是救赎主。而在33:23—30编造了一个“指桑骂槐”的故事。据说,“一千天使中”有一个“犯了罪,颠倒是非”,应该“下坑”,只是神“给他开恩,说:‘救赎他免得下坑,我已经得了赎价’”。神得到的赎价便是这个天使对神的祷告、在人面前的认罪,以及称颂“神救赎我的灵魂免入深坑,我的生命也必见光”。他用被神救赎的故事传神的话,“指示人所当行的事”,“为要从深坑救回人的灵魂”,云云。这个故事的用意针对约伯的“救赎主”,说明除了他们崇拜的神之外没有其他天使的救赎,更不用说耶和华了。

以利户警告约伯不要转向外族人的神求救。他使用的语言十分晦涩。他警告说:“你的呼求,或是你一切的势力,果有灵验,叫你不受患难吗?不要切慕黑夜,就是众民在本处被除灭的时候。你要谨慎,不可重看罪孽,因你选择罪孽过于选择苦难”(36:19—21)。史密克评论说《旧约》中很少有比这段话更难解的段落。[102]但他的重译没有解决困难。这段话的关键是“你一切的势力”(hǎyaǎrōkh)和“众民在本处被除灭”(laǎlôthammîm)何所指。族父时代的耶和华曾降灾于、或威胁过外族人(12:17,19:25,20:7)。耶和华在外族人心目中是“黑夜的惊骇”(诗篇91:5)。在以利户看来,约伯因为受本族崇拜的神的惩罚,转向“你一切的势力”即外族人的神耶和华求救,如果灵验,将产生“众民在本处被除灭”的灾难性后果,他“选择”(bāchartā)了比他个人苦难更大的罪孽。但是,耶和华真的只是外族人的神吗?《约伯记》接下来给出的回答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