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赛亚如何招聚万民归向耶和华(第63—66章)?
第二轮对话结束时的弥赛亚是拯救以色列的主:他使外邦人为以色列人效力(61:5),使以色列人“吃用列国的财物,因得他们的荣耀自夸”(6);他终将使“锡安的女子”得到耶和华的“赏赐”和“报应”,成为“圣民”和“耶和华的赎民”(12)。外邦人是否也要成为圣民呢?他们的命运难道只是为以色列人效劳或只是为了荣耀以色列人吗?第三轮对话解答了弥赛亚将如何招聚外邦人、作外邦人的光的问题。
(1)耶和华如是说
最后一轮是弥赛亚与耶和华之间的对话。弥赛亚一开始问道:“这从以东的波斯拉来,穿红衣服、装扮华美、能力广大、大步行走的是谁呢?”耶和华应答:“就是我,是凭公义说话,以大能施行拯救”(63:1)。接下来的对话描述耶和华的复仇形象,如“我独自踹酒醡”,“他们的血溅在我衣服上”(63:3),“我仰望,见无人帮助;我诧异,没有人扶持。所以我自己的膀臂为我施行拯救”(63:5)。
(2)弥赛亚如是说
惩罚的公义和拯救的慈爱是上帝的一体两面,被复仇的鲜血染红衣服的耶和华形象,同时也是“凭公义说话,以大能施行拯救”的上帝形象。弥赛亚于是宣扬耶和华的慈爱和公义的一致:“我要照耶和华一切所赐给我们的,提起他的慈爱和美德”(63:7)。耶和华的慈爱首先表现为“他向以色列家所施的大恩”(7),“他以慈爱和怜悯救赎他们,在古时的日子常保抱他们、怀揣他们”(9)。弥赛亚“提起”的上帝的慈爱和救赎在他来临时显示出来:“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弥赛亚显示的耶和华的拯救不仅是权能,而且与以色列人“同受苦难”(63:9);不仅有被歌颂的荣耀,而且也因以色列人的悖逆而“圣灵忧伤(‘担忧’)”(10)。以色列人既然伤害慈爱他们的主耶和华,“他就转作他们的仇敌,亲自攻击他们”(11),这是耶和华的公义所在。但是,耶和华并不满足于公义的惩罚,他差遣“圣灵忧伤”的苦难仆人唤醒以色列人悔改和谦卑的心。
在叙述耶和华对“他们”以色列人的救恩和慈爱之后,弥赛亚口气转变,以“我们”的名义祈求耶和华的救赎。他所代表的“我们”是外邦人,因为“亚伯拉罕不认识我们,以色列也不承认我们”(16)。弥赛亚的求告是为“我们”外邦人所作的代祈。耶稣的主祷词中的“我们”是包括外邦人之内的信徒:“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马太福音6:9)。《以赛亚书》中祈告中的“我们”是知道耶和华之名的外邦人。这些外邦人虽然知道耶和华“迎接那欢喜行义、记念你道的人”(64:5),却不能行义,“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6);“我们”知道受到耶和华的惩罚,但却不能改正:“你曾发怒,我们仍犯罪。这景况已久,我们还能得救吗?”(64:5)既然耶和华是公义之神,既然耶和华能够降灵使犯罪的以色列人悔改,“我们”完全有理由祈求耶和华的拯救:“耶和华啊,你为何使我们走差,离开你的道,使我们心里刚硬不敬畏你呢?”(63:17)全世界敬畏上帝的人都将随着以色列人的得救而得救。
(3)耶和华如是说
耶和华对弥赛亚为之代祈的“我们”,作出积极回应:“素来没有访问我的,现在求问我;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没有称为我名下的,我对他们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65:1)耶和华不只是回应弥赛亚的祈告,而“告知他们将共同施行的新拣选和新创造的拯救计划”。
耶和华从耶路撒冷开始和从耶路撒冷出发,召集“万民万族”(66:18)。耶和华说,锡安“未觉疼痛就生出男孩”(66:7),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是在一天之内、一下子生下来”(66:8,现代中译本)。锡安生育事件改变了世界历史:“列国的荣耀延及她,如同涨溢的河”(12),耶和华“要在耶路撒冷安慰你们,像母亲安慰自己的孩子”(13,新译本);但是,锡安后裔不能滞留在本地,上帝要差遣这些“剩余之人”到列国去,从中东的“他施、利比亚”,到小亚细亚的“吕底亚、土巴”,以及“希腊”,“并素来没有听见我名声,没有看见我荣耀辽远的海岛”,锡安后裔“必将我的荣耀传扬在列国中”(19);最后,锡安后裔“必将你们的弟兄从列国中送回”(20),“我也必从他们中间取人为祭司,为利未人”(21)。《以赛亚书》中这些预言被福音书和《使徒行传》记载的事实所验证。
耶和华宣布:“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追想。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因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65:17—18)。未来的耶路撒冷是上帝新的创造,是上帝和他的子民同在的国度。新耶路撒冷代表的上帝之国并不在天上,“新天新地”是她的自然环境,她的居民“欢喜”、“快乐”,其中“必没有数日夭亡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者;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有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20)。所有被造物和谐共处:“豺狼必与羊羔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尘土必作蛇的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25)。
《以赛亚书》结束时,上帝再次应许:“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长存,你们的后裔和你们的名字也必照样长存”(66:22)。这一得救永生和死人复活的启示要等到《新约》才能完全展开显明;而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的创造,直到圣经全书最后才完全显明。《新约》中的教导、启示和预言,都以萌芽形式孕育在《以赛亚书》里。此书既是旧约先知启示的总结和顶峰,又是通向耶稣基督福音的纽带和桥梁,对它的重视和评价,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