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甲和以实玛利
夏甲是普通埃及女人,她至少与亚伯拉罕在一起生活18年以上(从亚伯拉罕85岁与她生子,到100多岁以撒断奶),但始终没有认识耶和华。圣经4次提到夏甲是“埃及人”(16:13;21:9;25:12),是为了表示埃及恶俗对她和以实玛利的不良影响。圣经两次记载夏甲被逐,并不像历史批评者所想象的那样,是什么文本的重复,而是亚伯拉罕和撒拉在家庭中清除外族习俗的不懈努力。
夏甲“见自己有孕,就小看她的主母”。这是“母以子贵”习俗的表现,古代家族很多矛盾都出于此。“小看”与耶和华所说的“咒诅你的”(12:3)的“咒诅”,在希伯来文中出于同一个动词qālal。既然耶和华对亚伯兰已有“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的祝福,所以撒莱要耶和华判断夏甲是否应受到咒诅:“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16:5)。
亚伯拉罕听任撒莱教训夏甲,不堪教育的夏甲逃到野外,“耶和华的使者”显身启示她。即使耶和华的使者与她面对面地说话,她也不知道耶和华之名,“她就称那对她说话的耶和华为‘我看见的神’”(ēl rǒ)î,16:13)。[93]
夏甲回到亚伯拉罕家中生养以实玛利,只是作为实现“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16:10)应许的不自觉工具。耶和华同时说以实玛利“必像野驴”(12),预示他恶俗难移。果然,以撒出生之后,“撒拉看见埃及人夏甲给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戏笑”。“戏笑”(tsāchaq)在《创世记》中有男女调情的意思,如“以撒和他的妻子利百加戏玩”(26:8),“他带了一个希伯来人进入我们家里,要戏弄我们”,“戏弄我”(39:14,17),等。圣经没有记载以实玛利与谁戏笑,只是用“戏笑”一词表示以实玛利少年时的性格缺陷,虔诚的撒拉由此断定“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21:10)。“承受产业”(yārēsh)不应仅理解为继承财产物业,更重要的是信守这个家族与上帝订立的合约。正如保罗后来所说,那些“因信称义”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加拉太书3:24,29)。
夏甲母子因此而被亚伯拉罕送出家门。第二次被逐时,她与儿子痛哭,“神的使者”对她说:“神已经听见童子的声音了”(21:18)。她的儿子“以实玛利”(Ishmael)的意思是“神听见”(yishěmā((ēl)。有人说,夏甲是第一个为上帝命名的神学家。[94]不过,夏甲母子认识上帝是El,而不是耶和华,这是他们最终与亚伯拉罕家族相分离的根本原因。
夏甲和以实玛利所不认识的上帝因向亚伯拉罕的应许而赐福他们:“至于使女的儿子,我也必使他的后裔成立一国,因为他是你所生的”(21:12—13)。果然,“神保佑童子,他就渐长”。圣经详细记载的以实玛利谱系(25:12—18),是实现耶和华应许亚伯拉罕“后裔及其繁多”(16:10)和“必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21:13,18)的一部分。正如保罗所说:“那承受产业的,虽然是全业的主人,但为孩童的时候,却与奴仆毫无分别”(加拉太书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