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的产业

第二章 耶和华的产业

本章接着《创世记》之后阐明耶和华一神论的历史效应,解释的文本是《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和《约书亚记》、《士师记》。这六本经书的前四本属于传统的“摩西五经”,《约书亚记》现在被很多人处理为与“五经”相联的“第六经”,再加上《士师记》,便可对以色列早期历史作系统的解释了。

人们从经验科学的角度,用宗教学、史料学、社会学或政治学的方法,把以色列史作为世界古代史的一部分来研究;也按照比较宗教史的方法,把圣经中的神迹解释为人类宗教经验之一;还从圣经批评的角度,把公元前10世纪之前的以色列史解释为公元前6世纪后才出现的“申命学派”的编排。这样一来,圣经记载的以色列史只是世界各地常见的民族起源和兴衰的故事,以色列史中的耶和华好似偶像崇拜民族历史中常见的俗套,圣经记载历史事件和过程只是后人宗教经验的主观投射。我们则要按照圣经文本记载的历史和启示来解释以色列早期历史。

摩西用一段话总结他所经历的救赎史:“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要得为业之地,从你面前赶出许多国民,……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你神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只因耶和华爱你们,又要守他向你们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领你们出来,从为奴之家救赎你们脱离埃及王法老的手。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神,他是神,是信实的神,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向恨他的人当面报应他们,将他们灭绝。凡恨他的人,必报应他们,决不迟延”(申命记7:1—10)。这段话概括了耶和华救赎以色列人的五个阶段:第一,“从为奴之家救赎你们脱离埃及王法老的手”;第二,“专爱你们,拣选你们”;第三,“特作自己的子民”;第四,“领你进入要得为业之地”,第五,“向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守约”和“向恨他的人当面报应他们”。这五个阶段是我们要解释的以色列早期历史的纲要。

耶和华五阶段的救赎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让以色列人得到他的产业。“产业”(nachǎlāh)的词根是“继承”(nhl),即儿子继承父亲的合法产业。谁是耶和华的儿子呢?早期人类是上帝的儿女,但罪使他们与上帝疏远。于是,“耶和华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bāchîr)以色列人,“特作自己的子民”(申命记14:2)。耶和华说:“以色列是我的儿子(běnî),我的长子”(出埃及记4:22),“你们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儿女”(申命记14:1)。以色列人是耶和华“他的产业”(申命记32:9),“栽于你产业的山上”(出埃及记15:17);他们承受耶和华赐予的产业不仅有合约和律法,而且有应许之地(申命记12:9)。作耶和华的子民是承受耶和华赐予产业的前提。如果以色列人堕落为“心中无诚实的儿女”(32:20),耶和华就要把他们“从本地拔起,扔在别的地上”(29:28)。耶和华拣选以色列人为子女、赐予他们应许之地作为产业,乃是贯穿以下解释的以色列早期历史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