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希西家改革
历史书记载希西家多次求教于以赛亚(列王纪下19:2;20:2,14—19),很难想象希西家不读以赛亚同时代的先知书;他在读了这些书后不接受先知教训,更不可想象。希西家和亚哈斯联合执政多年,公元前715年左右亚哈斯退位后,大约又活了4年。亚哈斯刚死下一年,即公元前710年,“元年正月,开了耶和华殿的门”(历代志下29:3),希西家发动清算亚哈斯积弊的宗教改革。希西家动员说:“耶和华的忿怒临到犹大和耶路撒冷”(29:8);“现在我心中有意,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立约,好使他的烈怒转离我们”(10)。这说明希西家改革的指导思想受先知书中亡国警告的影响,清除偶像崇拜的目的是救亡图存。
《历代志》用3章(29—31)篇幅,浓墨重彩地记述希西家改革。希西家先“召众祭司和利未人来”,进行思想动员(29:4—14)。接着,祭司阶层着手洁净圣殿,把圣殿中的“污秽之物”,扔到郊外的汲沦溪边(15—19);然后重新布置圣殿和祭坛,恢复祭拜礼仪(20—30);最后,为即将到来的逾越节准备祭物。
第30章记载的逾越节是以色列人分裂220年后第一次团圆。此时北国的王权已经消亡,希西家派人通知“以法莲、玛拿西,直到西布伦”的北部以色列支派到耶路撒冷圣殿参加逾越节,有人“戏笑”、“讥诮”,有人接受邀请(30:10—11)。为了等候北方民众,原定三月(犹太历一月)举行的逾越节被推迟一个月。聚集起来的民众先过除酵节(按常规应在逾越节之后举行),清除耶路撒冷城里偶像崇拜的残余(30:14),然后隆重庆祝为时7天的逾越节。节日期间,久别圣殿的北方民众不懂洁净之礼,希西家要求不拘礼仪,重要的是心里虔诚自洁(18—20)。得到善待的北方民众“大大喜乐”,南北民众共同赞颂上帝,“且向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认罪”(21—22)。在以色列人大团结的气氛中,7天过后又庆祝7天。圣殿面前的这场盛大节日,“自从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的时候,在耶路撒冷没有这样的喜乐”(30:26)。
遵守律法的节日庆典同时也是清除偶像的动员大会。南北民众共同行动,“在犹大、便雅悯、以法莲、玛拿西遍地”,“打碎柱像砍断木偶”,“将邱坛和祭坛拆毁净尽”(31:1)。不但清除外邦的偶像,以色列人烧香供奉的摩西铜蛇,也被烧铸成铜块(列王纪下18:3)。犹大国的宗教改革第一次波及以色列全民。
《历代志》第31章接下来记叙犹大全地向利未人贡献十一税,表明这次宗教改革的主力和主要受益者是祭司阶层。但是,圣经其他地方记载的以赛亚、弥迦等先知的启示更重要。《以赛亚书》第13—27章针对希西家改革时的历史事件,激励以色列人不畏敌国,全心全意依赖耶和华。希西家在以赛亚面前的谦卑和弥迦谴责犹大罪恶时的敬畏和感恩(耶利米书26:18—19),表明先知从精神和道义上支持改革的重要性。《列王纪下》高度赞扬希西家宗教改革说:“希西家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他前后的犹大列王中没有一个及他的”(18:5)。
由于希西家宗教改革的成功,“耶和华与他同在,他无论往何处去,尽都亨通”(列王纪下18:7)。圣经记载了上帝对希西家的特别恩惠。希西家患病将死时,向耶和华乞生,耶和华增加他15年寿命。以赛亚用一块无花果饼治愈了他的病。为了向希西家显示恩典的预兆,“耶和华就使亚哈斯的日晷向前进的日影,往后退了十度”(20:11)。日晷在迦勒底地区用作崇拜天象的工具,被亚哈斯引入圣殿。亚哈斯把圣殿内的回廊挪移到外围,很可能是为了安放日冕。没有迹象表明,新引进的天象崇拜设施在希西家时期遭到毁坏,这是他的改革不彻底之处。耶和华使日冕失灵,意在告诫希西家:切勿依赖迦勒底!
迦勒底是当时被亚述帝国控制的巴比伦古国。萨尔贡二世时,埃兰人米罗达巴拉但叛乱,一度占领巴比伦城,被立为巴比伦王,遭到镇压后逃往埃兰。萨尔贡二世去世后,米罗达巴拉但东山再起,再度占领巴比伦城。希西家生病期间,他派特使慰问,期望与犹大国结盟。希西家也有此意,因为他改变了亚哈斯依附亚述的外交政策,“背叛、不肯侍奉亚述王”(列王纪18:7)。为了向巴比伦王使者示好,希西家把“武库的一切军器,并他所有的财宝,都给他们看”(列王纪下20:15)。以赛亚预言,亲巴比伦的政策将为希西家的后代和财富“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17)。
米罗达巴拉但迅速失败,希西家不顾以赛亚警告,转而与法老沙巴可结盟。为了强迫非利士城市迦萨加盟(列王纪下18:8),希西家扣押迦萨王为人质。新登基的亚述王辛那赫里布(Sennacherib,704—681 BC,和合本译作“西拿基立”)在平定米罗达巴拉但之后,从北到南进攻埃及和犹大的同盟国,先夺取推罗和西顿的亚革悉和附庸犹大国的迦特城,再攻占犹大国设防城镇46座,直达扼守耶路撒冷的门户的重镇拉吉。希西家被迫向亚述和谈,承认有罪,释放迦萨王,认罚“银子三百他连得、金子三十他连得”,连“耶和华殿门上的金子和他自己包在柱上的金子都刮下来,给了亚述王”(18:14—16)。
与在此时,埃及的“古实王特哈加”驰援犹大国,辛那赫里布率军离开拉吉,在立拿击败埃及军队。同时,他派遣大臣拉伯沙基等人率军进驻拉吉,从那里逼近耶路撒冷。在此危难关头,与以赛亚同时代的先知弥迦发表了预言犹大国未来的《弥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