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背景
《创世记》记载族父时代耶和华一神论在外族人中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约伯记》的时代背景。故事开始说,约伯住在“乌斯地”(1:1),“这人在东方人中就为至大”(3)。“乌斯”是亚伯拉罕兄弟拿鹤的长子(创世记22:21),“乌斯地”后来是以东人的住地(耶利米哀歌4:21:“住乌斯地的以东民”)。约伯的住地说明他是他拉家族或以扫的后裔。
再看约伯的三个朋友(2:11)。第一个是“提幔人以利法”。“以利法”即以扫的长子以利法(36:4),“提幔”是以利法儿子(11),以东人的大族(15),其住地在以色列王国时代成为以东人都城(耶利米书49:20,以西结书25:13,俄巴底亚书1:9)。先知书中“提幔中再没有智慧吗?”(耶利米书49:7)的说法表明,提幔是以东人智慧中心,约伯的这个朋友是以利法家族的长者和以东著名的智者,因此首先发言。
第二个是“书亚人比勒达”。“书亚”是亚伯拉罕的庶子(创世记25:2),亚伯拉罕临死前打发庶子们“往东方去”(6),书亚人在以色列王国时代跟随巴比伦和亚述一起入侵(以西结书23:23)。“比勒达”(Bildad)是“巴力”(Bi=ba(al)和雷神阿大达(Adad)这两个别神的合称,透露了约伯这个朋友是迦勒底的多神崇拜者。
第三个是“拿玛人琐法”。希伯来圣经中以利法的第三个儿子“采弗”(Tsepho,36:11,和合本译作“洗玻”),在七十子圣经中作“琐法”(Zōpha),“拿玛”是约书亚征服的“与以东交界相近的”(约书亚记15:21)的城市之一(41)。约伯的这个朋友也是以东人。
最后发言的是“布西人兰族巴拉迦的儿子以利户”(32:2)。“布西人兰族”是亚伯拉罕兄弟拿鹤的儿子“布斯和亚兰”(创世记22:21)的家族,他们与以色列人通婚,“以利户”因此后来也是常见的以色列人名(撒母耳记上1:1,历代志上12:20,27:18,等)。最后这个不速之客来自知道耶和华之名、却不崇拜耶和华的他拉家族。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从公元前一、二千年到400年,各种猜测都有。最近的语文学考察表明,《约伯记》的文体、语法、句法和术语,与公元前15世纪的苏米尔语和乌加列语的文献有密切关联,因此可以肯定约伯的故事不晚于公元前10世纪。[95]这个故事最初可能在“迦南的方言”(以赛亚书19:18)即西闪语系中口传,后来被某位以色列人用希伯来文记录、润色、编辑和加工。但文字上的加工处理并没有失去最初的历史信息。
上面考察也已表明,书中的人在亚伯拉罕之后,以扫后代成为大族之时,但仍在族父时代。一个有力的证据是书最后说:“此后,约伯又活了一百四十年”(42:16)。族父时代之后人的寿命是实际年龄,不超过120岁;约伯近200岁的寿命是与族父一样的家族年龄,“直到四代”(16)是家族流传的世代;约伯“得见他的儿孙”,“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17),是《创世记》描写族父结局的一贯说法(25:8,35:29,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