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争惩罚

3.战争惩罚

当耶罗波安在以色列国犯罪时,犹大国的偶像崇拜“比他们列祖更甚”,因此受到上帝惩罚。“罗波安王第五年”即公元前927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14:25),连圣殿中象征安全的金盾牌也被掳去。《历代志下》明确地说,埃及来犯是因为罗波安“离弃耶和华的律法”(12:1)。先知示玛雅传达耶和华的警告:“你们离弃了我,所以我使你们落在示撒手里”(12:5)。罗波安在耶和华面前“自卑”(12),所以能够“自强”(13),做了一些“有善益的事”(12)。

《列王纪上》三次说,罗波安和儿子亚比央“常与耶罗波安争战”(14:30,15:6,7)。虽然亚比央“不像他祖大卫的心,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15:3),但耶和华利用他惩罚比他更为恶劣的耶罗波安。《历代志下》记载了亚比雅(即亚比央)与耶罗波安之间一场大规模战争,犹大国出兵40万,以色列国出兵80万。亚比雅义正词严地声讨耶罗波安“为你们所造当作神的金牛犊”、“驱逐耶和华的祭司亚伦的后裔和利未人”和“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13:8—9)三大罪行。犹大军队在危急时“呼求耶和华,祭司也吹号”,“神就使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败在亚比雅与犹大人面前”(13:14—15)。

大卫王国分裂初始,被大卫赶走的非利士人就卷土重来。以色列国重镇基比顿原属但支派领地(约书亚记19:44),后来分给利未人居住(21:23),王国分裂后利未人撤离到犹大国,非利士人乘虚而入。为了收复基比顿,耶罗波安儿子拿答带兵出征。先知耶户代表耶和华,“从尘土中提拔”巴沙当“领导人”(nāgîdh,16:2);巴沙在基比顿前线杀了拿答,“篡了他的位。巴沙一作王,就杀了耶罗波安的全家。凡有气息的,没有留下一个,都灭尽了”(15:28—29),验证了先知亚希雅对耶罗波安的咒诅。

巴沙像耶罗波安一样作恶,先知耶户发出了同样可怕的咒诅:“我必除尽你和你的王朝,使你的王朝像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的王朝一样”(16:3)。果然,巴沙儿子以拉登基不久,他的军事首领心利发动军事政变,“心利一坐王位,就杀了巴沙的全家”(16:11),验证了先知耶户对巴沙的咒诅。

正在围攻基比顿的以色列国元帅暗利听到京城发生政变消息,自立为王,回师讨伐心利。心利当王7天后即被暗利所杀。暗利建都撒玛利亚,动荡不定的以色列国在暗利王朝稳定了四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