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耶和华的仪式

1.崇拜耶和华的仪式

亚伯拉罕和以撒的崇拜仪式相同,而雅各有所增益,但崇拜对象始终是耶和华。

(1)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崇拜耶和华的仪式直接来自挪亚,但按照耶和华要求。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个坛”(8:20);亚伯兰[87]在摩利橡树、伯特利和艾、希伯仑幔利的橡树,以及摩利亚山上“为耶和华筑坛”,“求告耶和华的名”(12:7—8,13:4,18,22:9)。野外筑“坛”(mizbēach)最初是求告耶和华的场所,当时异教的祭祀场所是神庙,两者泾渭分明。

挪亚“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8:20)。耶和华指示亚伯兰用洁净的牲畜(“一只三年的母山羊,一只三年的公绵羊”)和飞鸟(“一只斑鸠,一只雏鸽”)献燔祭(15:9—10,17)。

上帝与挪亚的“永约”以彩虹为“记号”(9:12—13),上帝与亚伯拉罕立“永远的约”的“证据”是“立在你们肉体上”的记号,即割礼(17:11—13)。由于亚伯拉罕“给他的儿子以实玛利和家里的一切男子,无论是在家里生的,是用银子买的,都行了割礼”(23)。这些男子是中东其他一些民族的祖先,因此,“埃及、犹大、以东、亚扪人、摩押人,和一切住在旷野里剃周围头发的”都“受过割礼”(耶利米书9:25—26)。公元前3000年左右西亚出土文物也证明,圣经中的外邦人已有割礼习俗。[88]到新约时代,保罗说:“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罗马书2:28—29)。这个判断不仅符合基督的信仰,而且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

(2)以撒

“以撒之缚”事件中,以撒问父亲:“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亚伯拉罕回答:“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22:7—8)。这段对话表明燔祭必须满足神的心愿,“于是二人同行”(8)。这些记载不仅表示父子共同接受耶和华试验,而且说明以撒完全继承亚伯拉罕崇拜耶和华的仪式。圣经记载,以撒到别是巴的晚上,耶和华向他显现,“以撒就在那里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26:25)。

(3)雅各

与恪守父道的以撒相比,雅各在新的环境中新创一些崇拜仪式。在耶和华第一次向雅各显现的地方,雅各确信“耶和华真在这里”,此地“神的殿”(bêtělōhîm,也是天的门),“伯特利”(bēth-ēl)由此得名。也许旅途匆匆,没有筑坛献燔祭的条件,雅各别开生面地“把所枕的石头立作柱子,浇油在上面”(18),以纪念耶和华与自己首次相会。“柱”(matstsēbhāh)和“坛”(mizbēach)不只是形状的差别,柱是“神的殿”的支柱,是以色列人后来建造的圣殿的历史渊源。“浇油”则代表与燔祭不同的素祭(利未记2:6,15)。

刚回到迦南不久,雅各就恢复祖制,在示剑“筑了一座坛”(33:20);在居住地伯特利又“筑了一座坛”(35:7)。上帝再次在伯特利向雅各显现,“雅各便在那里立了一根石柱,在柱子上奠酒、浇油”(35:14)。这是雅各创新之举的延续。

摩西律法规定崇拜仪式建立在亚伯拉罕和雅各两者仪式的基础之上。从挪亚、亚伯拉罕、雅各,再到摩西的延续发展的仪式,都是对耶和华的崇拜。如果把其中任何一个歪曲为外族别神的崇拜仪式,不但偏离圣经启示,而且违反圣经记载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