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先知的预言

6.先知的预言

分裂时代的先知承担超时代的历史使命。耶和华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以赛亚书42:1)。这一时代写作的先知书包含近期和远期的预言,近到以色列国和犹大国的灭亡,远至被掳后的回归,乃至新约时代弥赛亚的到来。有些远期预言十分精确,比如,以赛亚预言耶和华膏立居鲁士(45:1),他“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发命立稳圣殿的根基”(45:13);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毁时,耶利米预言:“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29:10)。圣经批评者不能想象先知如何能够知道二百年之后波斯王居鲁士的姓名和所为,因而认定这些预言不过回归之后的作者伪托先知的创作或增添。

圣经中“先知的话”(matstsā,nibhbhā,等)意思是宣告上帝之言,不等于“预言”(chāzāh),但预言无疑是先知的话的应有之义。在此之前,预言是祭司藉乌陵和土明求问的结果,被掳后人们仍期待“有用乌陵和土明决疑的祭司兴起来”(尼希米记7:65)。分裂时代先知的预言有两类。一类来自上帝显示或圣灵默示,预言表达上帝必定实现的计划和目的。默示的预言有的无需阐述预言如何实现的具体途径和细节,比如,先知“所见的异象,是关乎后来许多的日子;所说的预言,是指着极远的时候”(以西结书12:27)。有的默示预言涉及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因此显得精确。比如,“神人”预言大卫后裔约西亚要摧毁耶罗波安在伯特利建造偶像的祭坛(列王纪上13:2),公元前8世纪的弥迦预言将有一位掌权者从伯利恒出来(5:2)。无论多么精确的先知预言,必定被后来的历史所验证,否则,记录拯救史的圣经将与人创作的历史著作没有区别,圣灵默示将与经验观察没有区别。圣经批评者抹杀了这两个区别,因此才把先知的精确预言当作后人伪托,把不精确的预言说成不可验证的想象。

另一类先知预言是关于即将发生事件的对策,比如,不同时期的先知反对与亚述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结盟,反对自满安逸,反对轻启战衅,等等。这类主张出于政治智慧,包括对异族偶像崇拜的警惕,对敌我力量对比的正确判断和健全的政治经验,等等,不一定需要特别的圣灵默示。这类先知预言之所以被证明有先见之明,那是由于先知往往同时也是智慧人,他们的智慧和上帝启示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