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先知与君王

2.先知与君王

亚伯拉罕是圣经中第一个被称为先知的人。上帝对亚比米勒王说:“他是先知,他要为你祷告,使你存活。你若不归还他,你当知道,你和你所有的人都必要死”(创世记20:7)。这是先知决定君王死活的最早启示。摩西这个最大先知,不仅在法老面前显示耶和华的权威,而且为以色列人订立立王规则(申命记17:14—20)。士师时代的“底波拉之歌”(5:1—31)和“约坦哀歌”(9:7—20),都否定耶和华之外的君王有任何权威和正当性。

“底波拉之歌”中耶和华形象如同约书亚所说“普天下主”(约书亚记3:10)。她歌颂“你从西珥出来,由以东地行走”(5:4),向外邦人的“君王”(士师记5:3)和“王子”显示威力,“君王”和“迦南诸王”(19)入侵以色列人,耶和华用“星宿从天上”(20)的气象和降临在底波拉身上的“灵”(21)击败他们,最后的结论是:“耶和华啊,愿你的仇敌都这样灭亡!”(5:31)表明耶和华足以消灭外邦诸王。

基甸把以色列人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人民要立他为王。他说:“我不统治(māshal)你们,我的子孙也不统治你们,唯有耶和华统治你们”(士师记8:23)。他的话表达士师甘当耶和华代理人的意愿。基甸的儿子亚比米勒却被示剑人非法“立为王”(9:6),他的弟弟约坦在“基利心山顶上”对以色列人第一次“立王”的企图,作出先知式判决。他用比喻说,橄榄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宁愿“供奉神和尊重人”或“使神和人喜乐”,也不愿被众树木膏为治理它们的王(9:8—13);只有低下无用的荆棘愿意被膏当王,但要求众树木“投在我的荫下”,否则荆棘之火要烧灭众树中的贵族即“黎巴嫩的香柏树”(9:15)。约坦谴责示剑人“立亚比米勒为王”。约坦咒诅立王的示剑人和被立为王的亚比米勒相互用火把对方烧灭。用圣经的话说,“约坦的咒诅”是对企图立王和当王的人的“报应”(9:57)。

如果把《撒母耳记》开始的“哈拿赞歌”(撒母耳记上2:1—10)与“约坦哀歌”参照阅读,立刻就可以听到不同时代的先知心声。约坦鄙视君王如“荆棘”(9:15),而哈拿却赞美耶和华“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2:8);约坦鄙视亚比米勒,因为他是“婢女所生的儿子”(9:18),哈拿在耶和华面前称“婢女”(1:11);约坦谴责人们不“诚实正直”杀害基甸全家(9:16),哈拿赞颂耶和华“必保护圣民的脚步”(2:9);约坦警告说,立王无异于玩火自焚(9:20);哈拿却预言,耶和华“将力量赐与所立的王,高举受膏者的角”(2:10)。“王”(melek)、“角”(qeren)和“受膏者”(māshîach)分别代表王权的三个条件:正当性、权力和合法性。“哈拿赞歌”预言,耶和华将为以色列社会准备王国兴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