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约西亚改革

2.约西亚改革

关于约西亚改革开始时间,《历代志下》说是约西亚十二年(34:3),《列王纪下》说是约西亚十八年(22:3)。两书都说约西亚十八年时修复圣殿发现的“律法书”,指导改革运动达到高潮。或许,《历代志》的祭司作者强调改革高潮是这一年在圣殿举行的逾越节,需要6年的“净地净殿”(34:8)准备时间;而《列王纪》的先知作者把清除偶像祭坛作为改革高潮,只有在律法书发现之后才能实践先知的理想。《历代志》也说,在发现律法书后,“约西亚从以色列各处,将一切可憎之物,尽都除掉”(34:33)。综合两书的记载,可以认为约西亚改革分两个阶段,在位第十二年开始清除偶像,第十八年改革全面、深入发展,罢免崇拜偶像的祭司和官员(23:5),处死伯特利邱坛的祭司(20)。在以下三个方面,约西亚的宗教改革都是前所未有的。

(1)前所未有地遵循摩西律法

与前面两次改革一样,约西亚的改革从清理、修复圣殿开始。在修理圣殿时,大祭司希勒家和书记沙番意外地发现了“律法书”(22:8)。从斯宾诺莎开始,圣经批评者普遍认为被发现的“一卷书”(sēpher)是《申命记》,但不排除是摩西五经全部的可能。[41]摩西教导说,未来的君王“要将祭司利未人面前的这律法书,为自己抄录一本”(申命记17:18)。历史书中没有君王抄写律法书的记载,并不意味他们不知道摩西律法,耶何耶大“将律法书(‘法版’)交给”约阿施(列王纪下11:12),希西家“谨守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诫命”(18:6)。这些记载表明摩西的律法书始终在耶路撒冷的宗教改革中起指导作用。律法书失传只是玛拿西执政后几十年的事情。

约西亚读到《申命记》预示上帝将惩罚以色列人的偶像崇拜,格外触目惊心,他“撕裂衣服”(22:11),认识到国难当头的原因:“因为我们列祖没有听从这书上的言语,没有遵着书上所吩咐我们的去行,耶和华就向我们大发烈怒”(13)。约西亚用新发现的律法书说服全民认罪。他召集全国“众长老”,“并祭司、先知,和所有的百姓,无论大小,都一同上到耶和华的殿,王就把耶和华殿里所得的约书念给他们听”。约西亚誓言要“成就这书上所记的约言。众民都服从这约”(23:1—3)。

律法书既是精神动员的依据,也是祭祀活动的指南。约西亚命令“当照这约书上所写的”(23:21)过逾越节,这是“自从士师治理以色列人和以色列王犹大王”以来前所未有的(22)。100年前,希西家举办的逾越节是“自从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以来从未有过的喜庆(历代志下30:26),那是指规模和隆重程度而言。那次节日没有按律法规定的日期进行,而约西亚这次举办的逾越节不但隆重,而且完全遵从律书上的规矩。

(2)前所未有地全面清除偶像崇拜

南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改革,前所未有地清除偶像崇拜的器物、人员、邱坛和恶俗。首先清理圣殿,把迦南神“巴力和亚舍拉”和迦勒底宗教崇拜的“天上万象”的“器皿”搬出烧掉(22:4),拆毁殿里娈童或亚舍拉神妓的屋子(7),天象崇拜的天马、日车,以及亚哈斯建造的牌楼、玛拿西建造的祭坛(12);同时废除偶像崇拜的神职人员,包括巴力的祭司和“向巴力和日、月、行星并天上万象烧香的人”(5);又清除耶路撒冷城里和周边的邱坛,包括臭名昭著的欣嫩子谷向摩洛献人祭的陀斐特坛(10),以及所罗门时代遗留下来的西顿神亚斯他录、摩押神基抹、亚扪神米勒公的邱坛(4,10,13)。数百年偶像崇拜的积污陈垢,被扫除干净。

约西亚改革遍及以色列人居住的所有地区,不但在“犹大和耶路撒冷”,而且“在玛拿西、以法莲、西缅、拿弗他利各城和四围”等北部地区。约西亚率领民众深入被亚述征服的以色列北部地区,尽行破坏、捣毁“邱坛、木偶、雕刻的像和铸造的像”(历代志下34:4—6)。更有启示意义的是,象征北国二百多年罪恶历史的伯特利祭坛一朝倾覆。

当年耶罗波安建立这个偶像崇拜中心时,“有一个神人奉耶和华的命”,在祭坛前咒诅耶罗波安说:“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邱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列王纪上13:2)。果然,先知的咒诅在300年后实现。约西亚“将伯特利的坛……拆毁焚烧,打碎成灰,并焚烧了亚舍拉……打发人将坟墓里的骸骨取出来,烧在坛上……又将邱坛的祭司都杀在坛上,并在坛上烧人的骨头”(列王纪下23:15—20)。

《列王纪》赞扬说:“约西亚以前,没有王像他尽心、尽性、尽力地归向耶和华,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后,也没有兴起一个王像他”(23:25)。这与先前对“希西家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他前后的犹大列王中没有一个及他”(18:5)的评价并不矛盾。约西亚“归向耶和华”和遵行摩西律法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希西家也未能如此彻底地清除偶像,如此全面遵行律法。换一个角度看,希西家“倚靠耶和华”无与伦比,耶和华使他“尽都亨通”;但约西亚却没有如此幸运:他不知道以赛亚关于巴比伦的启示(没有迹象表明他读过《以赛亚书》),也不听从同时代先知的警告,错误判断形势,企图依赖巴比伦,结果落得人亡政息的悲剧下场。不过,约西亚不能改变耶和华安排的南国灭亡的命运,即使在他执政时期的先知书已有启示。

(3)先知前所未有地参与改革

历史书记载女先知户勒大传达耶和华的话:“那书上”记载的上帝惩罚必不可免,但因约西亚的敬畏,上帝就不在他生前实施“降与这地的一切灾祸”(22:20)。生活在约西亚时期的先知们,如耶利米、那鸿、哈巴谷和西番雅等人,在先知书中发出同样声音。先知虽然预示南国灭亡和耶路撒冷被毁不可避免,但仍催促犹大人认罪,激励他们根除偶像崇拜,以回应耶和华当前的拯救和未来的恩典。

《那鸿书》、《哈巴谷书》和《西番雅书》的顺序基本上依照“现在—不久—未来”的拯救史线索。《那鸿书》宣判亚述帝国死刑,宣扬耶和华把南国从亚述之轭解救出来的恩典;《哈巴谷书》预言新巴比伦帝国在灭亡亚述之后也将毁灭耶路撒冷,耶和华在这一令人困惑的迷局中透露他的拯救信息;《西番雅书》更明确地揭示南国势必灭亡的原因,以及耶和华审判和拯救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