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圣殿的开工和停工

2.第二圣殿的开工和停工

回归人群聚集到耶路撒冷,第一件事是在大祭司耶书亚和首领所罗巴伯的领导下,在被毁圣殿“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3:3),他们按照律法规定按时献祭,并在圣殿废墟上度过回归后第一个住棚节。同时,耶书亚和所罗巴伯为重建圣殿备料。与所罗门当年进货途径一样,他们向西顿人、推罗人购买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7)。“第二年二月”即公元前534年4月为重建圣殿举行奠基仪式,“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他本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10)。抚今追昔,群情激动,欢呼哭喊,声振寰宇。

圣经提到“犹大和便雅悯的敌人”(4:1)的扰乱、破坏。他们是“亚述王以撒哈顿”(即辛那赫里布,Esarhaddon,680—669 BC)时起被迁徙到撒玛利亚的各族人(列王纪下17:24)。他们在以色列人故土上滋生出“又惧怕耶和华,又侍奉自己的神”的宗教调和习俗(17:33)。这些人要求参加建造圣殿。他们的理由是:“我们寻求你们的神,与你们一样”(以斯拉记4:2)。如果让他们参加进来,那么建成的将不是耶和华的圣殿,而是各种宗教混杂的万神庙了。他们的要求理所当然遭到以色列族长们的回绝:“我们建造神的殿与你们无干,我们自己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协力建造”(4:3)。

撒玛利亚的官绅出于对耶和华一神论的仇视,上书波斯国王要求禁止重建耶路撒冷。撒迦利亚看到“大祭司约书亚站在耶和华的使者面前,撒旦也站在约书亚的右边,与他作对”(3:1)的异象,形象地反映以色列敌人诬告犹大人造反的事实。《以斯拉记》分别记载以色列敌人诬告的两个阶段和结果。

(1)诬告第一阶段“从波斯王居鲁士年间,持续波斯王大流士登基的时候”(4:5)即521年,反对建造圣殿;

(2)诬告结果:“于是,在耶路撒冷神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流士第二年”(4:24)。

(3)诬告第二阶段从“亚哈随鲁才登基的时候”即486年到“亚达薛西年间”(4:6—7)即464—423年。撒玛利亚首领和波斯地方长官为反对犹大人修建耶路撒冷城墙,而上书亚达薛西王(4:11—16)。

(4)诬告结果:亚达薛西王回复:“这城不得建造”(17—22),波斯地方长官依照“亚达薛西王的上谕”,“用势力强迫他们停工”(4:23)。

《以斯拉记》第4章采用(1)—(3)—(4)—(2)的“交错式”(chiastic)结构。这一结构常用于诗歌文类,记述文用此结构使读者困惑和误解,混淆建造圣殿和修造城墙这两个事件。按照时间顺序,(3)—(4)应移至第7章开始,使(1)—(2)直接连接,并紧接第5章的第一句:“那时先知哈该和易多的孙子撒迦利亚,奉以色列神的名,向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犹大人说劝勉的话”(5:1)。那么,哈该和撒迦利亚书说了哪些“劝勉的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