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的德目

3.人生智慧的德目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都会遇到大致相同的待人接物问题,包括如何与朋友、邻人和陌生人打交道,如何对待贫富、祸福、工作、生老病死,等等。处理这些问题的合适的、成功的方式就是人的道德。《箴言》中的道德教诲并不是以色列人的独创,所罗门以前或同时代外邦人的智慧书中也有关于快乐和合理的生活的教诲。但是,“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4:30),外邦君主更愿意“来听他的智慧话”(34)。这一历史事实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中东地区数量众多的智慧书影响甚微,现代学者整理出的残篇只是古董;而所罗门智慧的作品却长久流传,至今影响不衰。

《箴言》之所以能够取代外邦人智慧中相同或相似说法,一个重要原因是所罗门列举的德目简明精粹而又完备齐全。《箴言》中德目多达数百[48],我们按照和睦、公正、谦卑和勤俭的“四主德”概括之,圣经的四主德比希腊人“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四主德更胜一筹。

(1)和睦

和睦是爱、友情、宽容和互惠的人际关系。首先,和睦出自耶和华命令“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利未记19:17),以及“要爱人如己”(18),和睦以爱为本,用爱来化解仇怨:“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言10:12),“劝和睦的,便得喜乐”(12:20),“心中喜乐,面带笑容;心里忧愁,灵被损伤”(15:13)。

其次,和睦以友情为重:“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17:17),“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18:24)。

再次,和睦是宽容的智慧:“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19:11),“愚妄人的恼怒立时显露,通达人能忍辱藏羞”(12:16)。即使对待仇敌,也要宽容;宽容仇敌不是自己的无能或对自家人的残忍,而恰恰是对敌人良心的最大折磨和考验:“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推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25:21—22)。“把炭火推在他的头上”是要用宽容唤起敌人的良心;如果敌人丧失良心,继续以怨报德,那么必将丧失人心而自行灭亡;反之,宽容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就是耶和华的赏赐了。

最后,和睦是相互尊重,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11:24—25)。

(2)公正

《箴言》提倡的公正既是公德,也是私德。公正作为公德,有三个德目:一是公义,这是立国的根本:“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14:34),“追求公义仁慈的,就寻得生命、公义和尊荣”(21:21)。二是君王的正当,君王是否有正当性取决耶和华:“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21:1);君王的正当应该表现为德行德治:“行仁义公平,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49]”(21:3)。三是君王主持的公道:“王坐在审判的位上,以眼目驱散诸恶”(20:8)。

公正作为私德,也有三个德目:首先是疾恶如仇,但判断恶的标准不是个人好恶,而是耶和华所憎恶的事。按此标准,与公正对立的恶有七样,“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纷争的人”(6:17—19)。其次是为人正直:“正直人的路,是平坦的大道”(15:19),“聪明的人按正直而行”(21),“正直人的道,是远离恶事”(16:17)。再次是诚实:“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事诚实的,为他所喜悦”(12:22),“说出真话的,显明公义;作假证的,显出诡诈”(12:17),“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言,只存片时”(19)。

(3)谦卑

《箴言》倡导的谦卑是骄傲的对立面:“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29:23)。骄傲是罪的后果,而尊荣是对谦卑的赏赐:“败坏之先,人心骄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15:33)。因此,谦卑首先是对耶和华的敬畏和虔诚:“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训诲,尊荣以前,必有谦卑”(15:33);“敬畏耶和华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22:4)。谦卑作为人际关系的准则,首先要求在地位低下的人面前谦卑:“心里谦卑与穷乏人来往,强如将掳物与骄傲人同分”(16:19)。谦卑还是“谨守己路”的“保全性命”之道(17),尤其要谨慎寡言:“寡少言语的有知识”(17:27)。寡言一方面表现“通达人隐藏知识”(12:23)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可避免言多必失的过错:“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10:19),“愚昧忍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17:28)。

(4)勤劳节俭

《箴言》并不提倡消极的节制,更不提倡贫穷和禁欲;而提倡积极地勤劳致富:“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10:4);“穷人的贫乏是他的败坏。义人的勤劳致生”(10:15—16)。勤劳致富是发家的正路:“耕种自己田地的,必得饱食”(28:19);反之,“想要急速发财的,不免受罚”(20)。

勤劳的同时要节俭,否则“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23:5)。只有勤劳加节俭才能积累财富:“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13:11)。《箴言》中有很多节俭持家的经验之谈,比如,不为外人作保(11:15,17:18,22:26),不要欠债(22:7),顾惜牲畜和耕牛(12:10,14:4),不假装富足(13:7),不高立家门(17:19),不贪美食锦衣(17:1,21:17,23:21),不暗中送礼行贿(21:14),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