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内忧外患
阿摩司预言的灾祸果然一一到来。首先,耶罗波安二世王室遭受杀戮,儿子撒迦利雅被沙龙弑杀,耶户王朝果然如先知所说四代而亡。此后的北国5个君王作恶不绝如缕,一个接着一个被杀,分别在位1月(15:13),10年(17),2年(23),20年(27)。第二个君王米拿现为了维持篡夺的王权,每遇不臣服的地方,就残忍地屠城,“从得撒起,攻打提斐萨和其四境,击杀城中一切的人,剖开其中所有的孕妇,都因他们没有给他开城”(列王纪下15:19)。
亚述王阿舒尔-尼拉里五世(圣经所称的普勒,Pul)大举西征,顺势入侵以色列国。米拿现向亚述进贡,还“向以色列一切大富户索要银子”,贡献给亚述。12年之后,比加杀死米拿现的儿子比加辖,自立为王。比加不甘当亚述国的附属国,遂与亚兰王利讯一起积极参与埃及组织反亚述联盟。
在亚兰人卷土重来、亚述国异军突起的形势下,犹大国昔日风光不再,在外邦强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约坦的儿子亚哈斯在实际执政28年之中(公元前743—715年),“效法以色列诸王”,又深陷迦南巴力崇拜的恶俗,“在邱坛上、山冈上、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甚至用儿子献祭(16:3—4)。犹大国空前未有的偶像崇拜引起耶和华的怒火,亚哈斯先后被亚兰国(16:5)、以色列国(6—8)、以东、非利士(17)以及亚述(20)所打败或掠夺,沦为亚述国的附庸。
以色列国和亚兰国联合攻打犹大国,掠夺各地,很多犹大人被掳到大马士革(历代志下28:5),以东人和非利士人趁火打劫,掳掠犹大人为奴(28:17),侵占犹大国领土(18)。以色列王比加更残酷地对待同胞,一天就杀了12万犹大士兵,杀了亚哈斯的儿子和宰相等重臣,又把20万犹大人掳到撒玛利亚。残酷的内战受到先知俄德的谴责。他说:“因为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恼怒犹大人,所以将他们交在你们手里”,但以色列军队掳掠兄弟当奴隶(28:9—10),“使我们得罪耶和华……已经有烈怒临到以色列人了”(13)。以色列长老和民众惧怕先知的谴责,释放了被俘的犹大人。
国难当头,亚哈斯不顾以赛亚的警告,向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Tiglath-Pileser Ⅲ,745—727 BC,和合本译作“提革拉毗列色”)求援。他自称是“你的仆人、你的儿子”,“将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银都送给亚述王为礼物”(列王纪下16:7—8)。亚述宫廷档案证实了犹大国卑微的附庸地位,记录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收到犹大的亚哈斯的贡品”。[16]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于公元前732年挥师南下,先击溃埃及和同盟国非利士、以东和摩押,次年直捣大马士革,俘获利讯,灭绝亚兰。同时夺取以色列国大片土地(列王纪下15:29),把约旦河东岸“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掳到亚述腹地(历代志上5:26)。亚述国在撒玛利亚策动内乱,何细亚弑杀比加,充当亚述的傀儡(15:30)。亚述宫廷档案证实了圣经记载,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声称:“我把暗利领土的居民和财物带到亚述,他们推翻了国王比加(Pa-qa-cha),我用何细亚(A-ú-si-))代替作他们的王。我收到他们上贡的十他连得金子和一千他连得银子,带回亚述。”[17]
亚述国并没有把敌国侵占的犹大领土归还亚哈斯,“反倒欺凌他”(历代志下28:20)。《历代志》解释说:“因为以色列王亚哈斯在犹大放肆,大大干犯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犹大卑微”(28:19)。亚述灭亡亚兰后,亚哈斯到大马士革拜见亚述王,看到大马士革偶像祭坛,如获至宝。按照同样的模样,设计建造一个新坛,安放在圣殿当中,把原来的耶和华祭坛移到旁边(列王纪下16:10—14);又擅自改动所罗门时代建造的圣物铜海(17),可能是为了在铜牛上安放摩西铜蛇;为了讨好亚述王,亚哈斯还把亚述引进的新偶像安置在圣殿(18)。《历代志下》评论说:“这亚哈斯王在急难的时候,越发得罪耶和华”(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