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军队的元帅”
从开始到结束,以色列人的军事胜利都归功于耶和华。开始时耶和华向约书亚显现,六次应许“赐给”(1:2,3,6,11,13,15)约旦河西岸土地,三次鼓励他“刚强”,不要惧怕(6,7,9):“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9)。每次战役之前,耶和华都有把敌人交在以色列人手中的祝福:耶利哥战役(6:2),艾城战役(8:1,7,18),南部战役(10:8,19,30,32),北部战役(11:8);最后总结:“耶和华把一切仇敌都交在他们手中”(21:4)。约书亚最后对以色列人说,由于耶和华把约旦河东岸和西岸的迦南人“交在你们手中”(24:8,11),以色列人的胜利“并不是用你的刀,也不是用你的弓”(24:12)。当然这不是说以色列人兵不血刃就取得胜利,而是说每到关键时刻都有耶和华的神迹相助。
(1)约旦河水断绝的神迹
以色列人选择冬季枯水时渡河,不料那年约旦河秋季涨水一直不退(3:15)。滔滔河水对长期在旷野、又没有渡河工具的以色列人来说无异于天堑。耶和华吩咐祭司抬着约柜先过河,他们刚涉水,约旦河水从死海来源处断绝,在上游“立起成垒”(3:16),约旦河在耶利哥渡口成为“干地”,约柜停留在河中,等到军队和人员过河后,祭司把约柜抬上岸,“脚掌刚落旱地,约旦河的水就流到原处,仍旧涨过两岸”(4:18)。
约书亚称颂约旦河水断绝是“普天下主的约柜”显出的神迹,见证“你们中间有永生神”(3:10—11)。“约旦河的水干了”和“红海干了”是“耶和华的手大有能力”的神迹(4:23—24)。如同红海分开的神迹利用东向大风的自然力量,约旦河水断绝的神迹也有自然力量的作用。根据1267年和1927年的历史记录,约旦河地区发生地震,造成河岸坍塌,河水截流。“从上往下流的水,必然断绝,立起成垒”(3:13)的描写很像是地震形成的偃塞湖。圣经后来也见证这次神迹借用地震的自然力量,“底波拉之歌”唱道:“耶和华啊,你从西珥出来,由以东地行走。那时地震天漏,云也落雨。山见耶和华的面就震动”(士师记5:4—5)。注意从西珥往东行走到的地震带是约旦河源。《诗篇》在歌颂以色列出埃及之后的经历时说:“沧海看见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大山踊跃如公羊,小山跳舞如羊羔”;“大地啊,你因见主的面,就是雅各神的面,便要震动”(114:3—7)。“沧海”指红海或死海,“大山踊跃如公羊,小山跳舞如羊羔”是地动山摇的真实写照。地震本是自然现象,但地震造成的河水断流恰在以色列人渡河之时发生,这就是神迹了。
(2)耶和华显身作元帅
以色列军渡河后在耶利哥平原的吉甲安营。约书亚并不是全营统帅,耶和华亲自显身作元帅。圣经描写这一事件:“约书亚靠近耶利哥的时候,举目观看,不料,有一个人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对面站立”(5:13)。“举目观看”和亚伯拉罕在幔利橡树“举目观看”(创世记18:2)是同一动作,看到的是同一个上帝,但看到上帝不同形象:亚伯拉罕看到三个尊贵客人,而约书亚看到对面的拔刀的勇士,不免忐忑不安,问道:“你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他回答说:‘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13—14)。约书亚立刻知道这是耶和华的化身,“俯伏在地下拜”,请示“我主有什么话吩咐仆人?”(14)
耶和华不是第一次化身为战士形象,他曾向雅各化身为“二军兵”(创世记32:2),后来“大卫举目,看见耶和华的使者站在天地间,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历代志上21:16)。摩西也歌颂“耶和华是战士”(出埃及记15:3)。耶和华这次化身“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qātsîn),亲自指挥以色列军队。一个好元帅的作用是运筹帷幄,出奇制胜。以色列军会幕中的耶和华是真正的元帅,决定着攻城掠地的战术战略。
迦南地城邦遍布,每个城邦是一独立王国,但种族和利益关系把他们组成同盟。耶和华军队的战略是各个击破,先攻占中部东西交通线,切断南北通道,避免南北夹击或腹部受敌。然后向南进军,击破中南部各国;最后挥师北上,与北方各国决战。
(3)中部战役
中部重要城邦是耶利哥、艾、伯特利和基遍。耶利哥城墙壁垒坚固,是没有攻城设备的以色列人难以攻克的要塞城市。耶和华指挥以色列军队绕城走七日,最后一次祭司吹响号角,“众百姓要大声呼喊,城墙就必塌陷”(6:5)。按照这一方法,以色列人攻克似乎坚不可摧的耶利哥要塞。
约书亚第一次进攻艾城失利。耶和华纠正以色列人错误(参见本节3条4款),指挥约书亚“要在城后设下伏兵”(8:2)。约书亚诱敌主力出城,五千伏兵乘虚夺城,放火为号,城外敌军不战而溃。两次攻坚战迫使基遍投降,中部战役胜利结束。
(4)南部战役
南方战役和北方战役都是野战,耶和华指挥以色列军快速运动,出其不意,“不要惧怕”是耶和华要求他的军队迅速勇猛发起攻击的命令。
南方五王包围基遍城。基遍与以色列营地吉甲海拔相差800多米,相距约35公里。按耶和华“不要怕他们”(10:8)指示,约书亚带领军队夜间急行军,攀山越岭,“猛然临到他们那里”(10:9)。敌军措手不及,不战自乱,在溃退途中,“耶和华从天上降大冰雹在他们身上”,“被冰雹打死的,比以色列人用刀杀死的还多”(11)。以色列军穷追不舍,无奈天色已晚,难以为继。约书亚祈求耶和华:“日头啊,你要停在基遍;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12);“于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至以色列人乘亮把敌人斩尽杀绝。
圣经说:“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13);圣经说明这次神迹独一无二:“在这日以前、这日以后,耶和华听人的祷告,没有像这日的,是因耶和华为以色列争战”(14)。的确,圣经中神迹都不违反自然规律,这一被称为“约书亚长日”的神迹似乎是一个例外。研究者于是解释说,约书亚祈祷的诗意并没有违反自然规律的含义。有人说日月“停留”和“止住”的意义是要黄昏不要迅速降临;有人说是要乌云遮日,以使以色列军队在凉爽气候中勇猛追击;有人说是不要太阳驱散山谷晨雾,以使以色列军队出其不意;有人说这是金星轨道偏斜而产生的独特奇观。[28]无论如何解释,我们要承认现在不可解释的自然现象很多,不要轻易断言神迹违反自然规律。连斯宾诺莎都承认这一神迹事出有因,他猜测是天空的雪折光所致。他说:“这些事物的原因是不难用自然界已经确定了的作用来解释。”[29]
(5)北部战役
反以色列的北方联盟军队“人数多如海边的沙,并有许多马匹、车辆”(11:4)。耶和华再次指示约书亚说:“你不要因他们惧怕”,把决战时间定在“明日这时”,指示使用“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的战术(6)。以色列军再次出其不意发动攻击,“在米伦水边突然向前攻打他们”(7)。以色列军没有骑兵和战车,在河水沙滩上反而能发挥步兵优势,按照耶和华的战术,以色列军砍敌骑兵马腿,火烧敌战车,大获全胜,一举取得征服迦南地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