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玛拿西的罪恶
《列王纪下》说:“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年十二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五十五年”,并专门提及“他母亲名叫协西巴”(21:1)。很可能玛拿西年幼时由母亲摄政,验证了以赛亚所说“孩童欺压他们,妇女辖管他们。我的百姓啊,引导你的使你走错,并毁坏你所行的道路”(3:12)的预言。玛拿西是统治时间最长的以色列君王;不幸的是,其作恶时间也最长,“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21:9)。《列王纪》宣布玛拿西的罪状如下:
第一,玛拿西“效法以色列王亚哈所行的”,全面恢复巴力崇拜,“重新建筑他父希西家所拆毁的邱坛”(21:3)。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带头奉行迦南的人祭恶俗,“使他的儿子经火”(21:6)。
第二,玛拿西又恢复他的祖父亚哈斯引入的迦勒底的天象崇拜,“敬拜侍奉天上的万象”,甚至“在耶和华殿的两院中为天上的万象筑坛”(21:3,5);他还大肆推行“观兆,用法术,立交鬼的和行巫术”(6)等各国的巫术迷信活动。
第三,玛拿西残酷镇压先知运动,“流许多无辜人的血,充满了耶路撒冷,从这边直到那边”(16)。被掳后的尼希米检讨犹大亡国罪恶时所说:“杀害那劝他们归向你的众先知”(尼希米书9:26)。《新约》中使徒说:“又有人忍受戏弄、鞭打、捆锁、监禁各等的磨炼,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希伯来书11:36—37)。据拉比文献《以赛亚烈士》记载,以赛亚在玛拿西时期被锯死。
《历代志》的祭司作者根据宫廷史家的“以色列诸王记”(33:18)和“何赛的书”(19),记载玛拿西有悔改表现。此时南国再次沦为亚述帝国附庸。玛拿西被亚述军队用“铙钩”和“铜链”掳到巴比伦(33:11)。亚述宫廷档案亦有佐证。亚述王阿萨尔哈东声称“我召见……犹大王玛拿西(Me-na-si-i)”[40]。阿萨尔哈东采取亲巴比伦神庙政策,他把玛拿西囚禁在巴比伦,很可能是要用迦勒底宗教来改造、教化他,却引起玛拿西的反感。玛拿西在被掳时向耶和华祈祷,耶和华使他安全返回;蒙恩的玛拿西“这才知道惟独耶和华是神”,“除掉外邦人的神像,与耶路撒冷殿中的偶像”(33:15),以及城里和郊外的邱坛。但是,玛拿西的反复却在民间造成混乱,民众“仍在邱坛上献祭,只献给耶和华他们的神”(17)。这种不分真假的宗教混杂成为犹大社会的常态。玛拿西的忏悔并不能消除他长期执政的大恶。先知把南国灭亡的直接原因归咎为“因玛拿西所犯的一切罪,……耶和华决不肯赦免”(列王纪下24:4)。
玛拿西死后,“亚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与他父亲玛拿西所行的一样”(21:20)。亚们当王二年即被“他的臣仆”(24)弑杀;“但国民杀了那些背叛亚们王的人”(25)。“国民”指全国的自由民,他们曾拥戴7岁的约阿施为王(23:13),同样的政治力量拥立8岁的约西亚为王(21:25,历代志下34:1),约西亚年幼时可能也由母亲耶底大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