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利亚的咒诅
亚哈在耶斯列行宫的花园与居民拿伯的葡萄园比邻,亚哈想购买拿伯的葡萄园,被拿伯拒绝:“我敬畏耶和华,万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21:3)。这句话含有讽刺亚哈把耶和华产业出卖给亚兰人的意思,亚哈为此“闷闷不乐”,“躺在床上,转脸向内,也不吃饭”(4)。耶洗别为维护亚哈“治理以色列国”(7)的权威,假借亚哈名义给城中的长老贵胄写信,要他们诬陷、残害拿伯。这些长老贵胄依照信中策划,“宣告禁食,叫拿伯坐在民间的高位上”(21:12),然后指示“两个匪徒”,诬告拿伯“谤渎神和王”,“众人就把他拉到城外,用石头打死”(13)。
耶洗别的恶毒之处不只是抢夺一个百姓的产业,而集宗教、道德和政治罪恶之大全。她利用律法合法程序(禁食、两人见证、亵渎罪处石刑,等),陷害无辜的人,败坏律法的正当用途;她指使人们杀害自己的邻居,败坏了社会风气;第三,她把“谤渎神”和“谤渎王”相提并论,滥用亵渎罪镇压刚直不阿的政治反对派。
耶洗别和亚哈罪大恶极,以利亚传达耶和华的四个咒诅:第一,“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21:19);第二,“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别的肉”(23);第三,亚哈家的男丁“都从以色列中剪除”(21);第四,“凡属亚哈的人”,死无葬身之地,被狗吃,被鸟吃(24)。以利亚代表耶和华作出最严厉的咒诅,这是因为,“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受耶洗别的怂恿,“行了最可憎恶的事,信从偶像”(25—26)。
亚哈当即低头认罪,“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卧也穿着麻布,并且缓缓而行”(21:27)。耶和华对以利亚说:“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不降这祸”(29)。耶和华对耶洗别和亚哈后代及臣属的咒诅被推迟到亚哈死后执行,但亚哈之死很快来临。
亚哈放走便哈达,落得自取灭亡的下场。便哈达没有履行协议,拒不归还侵占的基列的拉末。这个城市是摩西时代在约旦河东建立的逃城(申命记4:43),所罗门在此设立地方政府(列王纪上4:13)。亚哈声称:“基列的拉末是属我们的”(22:3),他的要求合理,得到犹大王约沙法的支持,军事实力大大加强。但战争胜负不完全取决于人的因素。先知米该雅预言:“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22:20),亚哈却在假先知的怂恿下,贸然攻打基列的拉末。
在战斗中,“有一人()îsh)随便开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21:34)。“有一人”是谁?文字透露玄机:此前,米该雅预言,跟随亚哈的人中的“每个人()îsh)平平安安地各归各家去”(22:17)。两处使用同一词表示亚哈军队中的一个人,但不包括亚哈本人;他们中“有一人”误射亚哈。虽是“随便”的无意行为,但后果却验证先知预言的必然性,“到晚上,王就死了,血从伤处流在车中”(21:35)。“有人把他的车,洗在撒玛利亚的池旁(妓女在那里洗澡),狗来舔他的血”(38)。这就验证了以利亚的咒诅:“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