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族的起源
《出埃及记》第一个字和《创世记》46:8的第一个字相同:“随后”(wě(attāh),表示这两节的对应。《出埃及记》1:1—5记载雅各家庭刚到埃及的70个人,是《创世记》46:8—27记载的详细名单的提要。七十子圣经加上约瑟在埃及的3个孙子和2个曾孙,在《创世记》46:27和《出埃及记》的1:5都说“七十五人”;新约时代的司提反沿袭七十子圣经“雅各和全家七十五个人”的说法(使徒行传7:14)。这两个版本的数字都有历史的精确性。“约瑟和他的弟兄,并那一代的人都死了”(出埃及记1:6),接着《创世记》的最后一句:“约瑟死了,正一百一十岁”(50:26)。“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并且繁茂,极其强盛,满了那地”(出埃及记1:7),对应《创世记》中上帝的祝福:“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1:28)。
《出埃及记》和《创世记》的对应不是文字上的巧合,两者表示这样的启示:雅各后裔人口增长是自然繁衍的结果,而自然繁衍背后的真实原因却是上帝实现向族父作出的“你的后裔极其繁多”的应许(创始记17:2,26:24,35:11,等)。摩西对以色列人说:“耶和华你们的神使你们多起来。看哪,你们今日像天上的星那样多”(申命记1:10)。上帝应许亚伯拉罕和雅各后裔“如同天上的星”(26:4,32:13)的应许业已实现。
“像天上的星那样多”究竟有多少呢?据当时的统计,出埃及的以色列人,“除了妇人孩子,步行的男人约有六十万”(出埃及记12:37),如果加上老幼妇孺,当时的以色列人不少于200万。摩西后来两次统计男人数字,第一次“从二十岁以外,共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名”(出埃及记38:26,民数记1:46),40年后的人数是“六十万零一千七百三十名”(26:51)。
很多学者不相信有如此多的以色列人。他们把这一统计数字中单位“千”()eleph)重新解释,认为词根)lph的意思不是“千”;或指“群”()lp),或指“战士”(mishpāchah),或指“族长”()allûph),或指“头领”()allûphîm)。如此计算,流便支派的“四十六千五百名”被解释为“四十六个部落中的五百人”或“四十六个战士(或族长,头领)和五百人”,其余11个支派也是如此。这种解释的困难有二:一是按照这一方法统计的11个支派人数的总和应是18,000人,而圣经记载的人数总和变成4,150(600加3,550)人,不能自圆其说;二是利未支派的22,000人(3:39),按新方法的解释变成22个部落或族长这样一个没有统计意义的数字。[1]把)lp解释为“战士”或“首领”,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应用在《历代志》中,这一方法可以消除不一致的记载,因而行得通[2];但应用在《民数记》中却导致前后不一致的数字,因而行不通。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雅各后裔在埃及的430年中能否增长到200万人?采用保守的方式计算,假定这个群体实行内婚制,再假定最初70人中有50个生育年龄的男女,那么可以用下面公式推算以色列群体的自然人口增长率x。
50×(1+x)430=2,000,000
x≈0.025
就是说,这个家族只要保持2.5%的年人口增长率,430年以后即能达到200万人。2.5%的年人口增长率在和平富足的年代是正常的,圣经中的人数是可信的。
摩西对以色列人说:“我祖原是一个将亡的亚兰人,下到埃及寄居。他人口稀少,在那里却成了又大又强,人数很多的国民”(申命记26:5)。“一个将亡的亚兰人”指没有后裔的亚伯兰,“他人口稀少”指雅各在埃及的70人之“家”(bayith),在埃及繁衍成为“民”或“百姓”((am)和“大族”(gôy gādôl),出埃及时成为“又大又强”的“国民”。这是值得以色列人感激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