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北国灭亡
如何西阿所说,何细亚被亚述扶植登上王位后,在亚述和埃及这两个大国之间摇摆不定。公元前727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去世,埃及第二十五王朝(730—656 BC)的法老沙巴可(Shabako,圣经称之“梭”,So)再次组织反亚述同盟。“何细亚背叛,差人去见埃及王梭,不照往年所行的与亚述王进贡”(列王纪下17:4)。如何西阿预言的那样,错误的外交政策加速以色列亡国。公元前725年,沙尔马纳塞尔五世(Shalmaneser Ⅴ,727—722 BC,和合本译作“撒缦以色”)围攻撒玛利亚,何细亚出城投降被囚禁。军民继续抵抗,围城持续三年,其间亚述国内乱,沙尔马纳塞尔五世回国。公元前721年,萨尔贡二世(Sargon Ⅱ,721—705 BC)发动政变成为亚述王,率大军西征,攻陷撒玛利亚,杀何细亚,以色列国灭亡,俘获撒玛利亚人27,290居民。[21]
《列王纪下》总结的亡国原因和《何西阿书》一样:“以色列人得罪那领他们出埃及地、脱离埃及王法老手的耶和华他们的神,去敬畏别神”,在所有的城邑“建筑邱坛”(17:7),“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立柱像和木偶”(8),“为自己铸了两个牛犊的像,立了亚舍拉,敬拜天上的万象,侍奉巴力,又使他们的儿女经火,用占卜、行法术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动他的怒气”(16—17)。摩西律法禁止的所有偶像崇拜和滥祭淫祀,都在以色列国泛滥成灾,正如《何西阿书》中说:“我为他写了律法万条,他却以为与他毫无关涉”(8:12)。耶和华为制止他们犯罪兴起“众先知、先见劝诫以色列人和犹大人”(8:13),他们“硬着颈项”,拒不听从(14)。上帝容忍长达200年之久,忍无可忍,“以致耶和华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正如藉他仆人众先知所说的”(列王纪下17:23)。
亚述帝国实行迁徙政策管理被征服的民族,把大批以色列国人迁移到亚述王国的腹地,从其他地方的民族“迁移人来,安置在撒玛利亚的城邑,代替以色列人”(17:24)。撒玛利亚从此成为民族和宗教杂居地区,“各为自己制造神像,安置在撒玛利亚人所造有邱坛的殿中”(29)。偶像崇拜不减过去的时代。但是,上帝准备自己的计划,“耶和华叫狮子进入他们中间,咬死了些人”(25),亚述王以为移民不知道当地之神的规矩,从被掳的祭司中派一人“将那地之神的规矩指教那些民”(27)。这个以色列的祭司“指教他们怎样敬畏耶和华”(28)。这样,撒玛利亚的居民“又惧怕耶和华,又侍奉他们的偶像。他们子子孙孙也都照样行,效法他们的祖宗,直到今日”(41)。
以色列国灭亡之后撒玛利亚的民族和宗教混杂一直延续到新约时代,那时的撒玛利亚人被犹大地居民鄙视为罪人。但是,撒玛利亚人属于耶稣召唤的罪人。耶稣举例说明撒玛利亚人是“我的邻舍”(路加福音10:37),向撒玛利亚人传福音(17:16,约翰福音4:39),基督的教会从耶路撒冷最早通过撒玛利亚传向外邦(使徒行传8:1)。这些事实验证了上帝对何西阿的启示:以色列后裔多如海沙,将来被认作“永生神的儿子”(10);他们的兄弟是“阿米”(ammî,“我民”),姐妹是“路哈玛”(ruchāmāh,“我爱”)(2:1)保罗引用这段话说,基督“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拣选子民和儿女(罗马书9:24—26)。以色列国灭亡之时,就是上帝新的拯救计划开始之日。这个计划的目标如《何西阿书》所说:“素不蒙怜悯的,我必怜悯;本非我民的,我必对他说:‘你是我的民。’他必说:‘你是我的神’”(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