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领导权的叛乱
摩西留下38年漂流安营的线路图(33:17—36),其中的地名不可考。在这38年中只记载一个事件,因为这一事件加速了第一代人的死亡。在漂流过程中,利未人哥辖族的可拉、流便支派的大坍、亚比兰和安(16:1),以及以色列会众有名望的250个首领(2),组成反对派,企图夺取摩西和亚伦的领导权。
反对派指责摩西和亚伦“擅自专权”,这包括两项罪名。第一,摩西和亚伦擅自指派祭司,而不通过会众的集体任命,他们振振有词地说:“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什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16:3)律法规定祭司由亚伦家族世袭,可拉是利未人哥辖族人,职责是帐幕的搬运工(民数记4:15),无权担任祭司。可拉得到会众多数派支持,遂以“全会众个个圣洁”的借口,要求担任祭司。第二,大坍和亚比兰不是利未人,对祭司职位没有兴趣,他们怪罪摩西“自立为王辖管我们”(16:13),指责摩西领导无方,“你没有将我们领到流奶与蜜之地,也没有把田地和葡萄园给我们为业”(16:14)。
面对莫须有罪名,摩西痛心疾首,“俯伏在地”(16:4),他对可拉和他一党的人说,拣选祭司是耶和华意旨,可拉一党索要祭司职位,“你们这利未的子孙擅自专权了”(16:7)。摩西反驳他们的非分之想:“你们还要求祭司的职任吗?你和你一党的人聚集,是要攻击耶和华”(11)。为了让他们知道耶和华意旨,摩西要求可拉一党250人和亚伦都手持香炉,站在帐幕门口(17—18),耶和华必作出裁决,“耶和华拣选谁,谁就为圣洁”(16:5—7)。为香炉盛火上香本是祭司职责,摩西让可拉一党手持香炉,为要他们向耶和华当面申请。对“自立为王”的指控,摩西尤感愤怒,他向耶和华申诉:“求你不要享受他们的供物,我并没有夺过他们一匹驴,也没有害过他们一个人”(16:15)。
第二天,大坍、亚比兰拒绝来帐幕接受裁决,而“可拉招聚全会众到会幕门前,要攻击摩西、亚伦”。在危急时刻,“耶和华的荣光就向全会众显现”(16:19),要在转眼之间灭绝他们。“摩西、亚伦就俯伏在地”哀求道:“神,万人之灵的神啊!一人犯罪,你就要向全会众发怒吗?”(16:22)这次叛乱参与者人数众多,但耶和华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灭绝全会众。耶和华让可拉、大坍、亚比兰三家的帐棚突陷地缝,大坍和亚比兰的“家眷,并一切属可拉的人丁、财物都吞下去”(16:32),又降火烧灭帐幕前持香炉的250个人(35);“然而可拉的众子没有死亡”(26:11)。《历代志》中有可拉后代的谱系(上6:24—30),《诗篇》中有可拉后裔的12首作品(42,44—49,84—85,87—88)。
第三天,被摩西、亚伦求情救下的会众其余成员反咬一口:“你们杀了耶和华的百姓了”(41)。他们再次聚集攻击摩西、亚伦。在危急时刻,耶和华的荣光再次显现在帐幕云彩中,再次要“在转眼之间把他们灭绝”(45)。摩西没有时间求情,吩咐亚伦拿香炉到会众中为他们赎罪,“不料,瘟疫在百姓中已经发作了”;亚伦“站在活人死人中间”为百姓赎罪,平息了瘟疫,但瘟疫已夺去14,700人的生命。
这场反叛与西奈山下的反叛都是全会众领导的大规模群众叛乱,这次叛乱损失极为惨重,15,000多人丧生,会众中的以色列精英几乎丧失殆尽,出埃及的第一代遭受空前损失。惩罚之后,耶和华再次管教第二代,尤其管教遭受沉重打击的利未人后代。第18章开始记载耶和华对亚伦说话,一方面要求“你和你的儿子”承担罪责(18:1),另一方面要求亚伦带领“你弟兄利未人”,“使他们与你联合”(2)。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第18章关于祭司和利未人的规定不是重复,而是针对到达迦南第二代人的新规定。关于祭司享用祭品的新规定(18:8—19)和供养利未人十一税的新规定(18:20—28),只有在以色列人定居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这里第一次出现。第19章关于祭司职责和圣洁的规定是针对亚伦儿子“祭司以利亚撒”(19:3)的强调,要求他传给后代“作为永远的定例”(19:21)。圣经批评者看到文本有相同记载就说来自同一底本,考证出不同记载就说来自不同底本,“四底本”说的思维方式就好像说所有的白羊属于第一家、所有的黑羊属于第二家、所有的黄羊属于第三家、所有的杂色羊属于第四家那样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