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述帝国的兴起
阿摩司预言上帝兴起攻击以色列人的王国(6:14),即亚述帝国。早在公元前9世纪初期,亚述的势力扩张到巴勒斯坦。现存的沙尔马纳塞尔三世(858—824 BC)宫廷档案中称“耶户”(I-a-ú-a)为“暗利的儿子”(Hu-um-ri),某次从他那里收取了“金、银、金碗、金花瓶、金杯、金桶、锡罐,王家权杖”等贡品。[14]阿达德-尼拉里三世(Adad-Nirari Ⅲ,823—783BC)和以色列王约阿施夹击亚兰国,约阿施取得三次胜利。沙尔马纳塞尔四世(782—773 BC)继位后,亚述遭遇北方的乌拉尔图、米底和西边的亚兰的夹攻,入侵者一度逼近首都尼尼微,国内动不安乱,宫门外骚乱一度使王权陷入瘫痪。
在亚述王国生死攸关的时刻,耶和华差遣先知约拿到尼尼微,宣告亚述人要忏悔的上帝之言,《约拿书》记载了这段神奇的经历。据《列王纪下》记载,约拿说耶罗波安二世的强盛,“是因为耶和华看见以色列人甚是艰苦”,“乃藉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拯救他们”(14:25)。约拿不明白耶和华为什么又要兴起以色列的敌国,因此极不情愿,“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他先“下到约帕”(约拿书1:3)乘船前往他施。由此发生了耶和华向外邦人显示荣耀的一系列神迹。
他施和约帕是腓尼基人航海国家推罗的殖民港口。他施是希腊人祖先雅完建立的国家(创世记10:4),推罗是“他施之女”(以赛亚23:10)。所罗门建圣殿所需的木料,由推罗王从黎巴嫩“浮海运到约帕……从那里运到耶路撒冷”(历代志下2:16)。承载约拿从约帕到他施的船只应属于腓尼基人。可以说,耶和华在腓尼基人的船上重现了他在迦密山上的荣耀(列王纪上18:20—40)。当年在迦密山上,以利亚对巴力的先知说:“你们求告你们神的名,我也求告耶和华的名。那降火显应的神,就是神”(18:24)。现在,船在海上遇到风暴,“水手便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很可能是海神),把货物抛到海里,丝毫不能奏效(1:5);约拿宣称“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他要人们把他扔到海中,风暴果然平息了。在铁的事实面前,当年受巴力蒙蔽的以色列人重新认识到“耶和华是神!”(18:39)腓尼基人则“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9—16)。
约拿在大鱼腹中三日三夜,求告耶和华“将我的性命从坑中救出来”(2:6);“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10)。这一神迹非常离奇,但并非不可理解。约拿被大鱼带往目的地,他不得不服从耶和华的命令在亚述国都尼尼微宣告耶和华的声音。
从现在考古遗址看,尼尼微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3:3)。约拿走了一天,“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4)“宣告”()āmar)是“呼叫”(qārā))的使动词形式(Hiphil),上帝使约拿呼喊亚述人认罪。听到上帝的警告,“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3:5),亚述王要臣民“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8)。上帝“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10)。亚述人“丢弃手中的强暴”,不意味着他们放弃战争。耶和华不降祸于亚述,意味着亚述王国摆脱内外危机,恢复元气,充当上帝惩罚邪恶世界的工具。[15]
约拿始终不理解上帝为什么要拯救好战的亚述人。他对耶和华说:“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4:2)。约拿叙述上帝之爱用了两对术语:一对是“有恩典”(channûn)和“慈爱”(chesedh),表示对合约之民的爱;另一对是“有怜悯”(rachûm)和“后悔”(nicham),其词根nchm的意义是“子宫”,适用于对一切被造物的抚育之恩。约拿把这两种爱对立起来;在他看来,上帝“怜悯”(wayyinnāchem,3:10)以色列敌国无异于丢弃了合约之爱;约拿为此“大大不悦,且甚发怒”(4:1)。
耶和华与约拿开了一个玩笑,用小虫咬死了为他遮阴的蓖麻树,约拿为此又发怒。耶和华教训他说,“你尚且爱惜”蓖麻树(4:10),尼尼微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4:11)“爱惜”(chûs)和“怜悯”词意相同,表示对一切生命的爱。上帝并不因为人不认识他(“不能分辨左手和右手”)而毁灭人,但要惩罚那些不悔改的恶人。无论爱惜,还是惩罚,最终目的是拯救人类。
约拿同时代的先知书表明,亚述人是耶和华“赁的剃头刀”(以赛亚书7:20)和使用的棍杖(10:5)。亚述自阿舒尔-尼拉里五世(Ashur-Nirari,754—746 BC)时摆脱内讧的危机,历史书记载亚述5个国王相继入侵,消灭以色列国,严重威胁犹大国生存。亚述王把胜利归功于自己和偶像,上帝就使其一蹶不振。《以赛亚书》和《那鸿书》指出耶和华始终控制亚述命运,最终使其灭亡。耶稣两次提到“约拿的神迹”(马太福音12:39,16:4)。耶和华因为以色列人的背叛而向亚述人行宣告拯救的神迹,耶稣因为犹太人的离弃而向外邦人行传福音的神迹。上帝神迹总有其拯救目标,拯救并不局限于以色列人,上帝可以通过拯救外邦人来实现他与以色列人的合约,这就是“约拿神迹”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