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毒物分析技术的进展

法医毒物分析技术的进展

近代法医毒物分析的最大特点是除传统的物理化学分析法外,进入仪器分析法。传统的理化分析法利用物质的物理特性或化学性质来达到分析目的。法医毒物分析常常按照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折光率等,作为定性的依据之一。然而,物理常数只对纯物质有定性意义,而且不同的物质可以有相同的物理常数。在法医毒物分析中有时可以从体外检材中得到一点纯物质,可能用到理化分析法。而对法医中毒鉴定的检材,重点毒物鉴定对象是中毒者体内生物性检材,所以物理分析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相比之下,化学分析法一直被用于法医毒物分析。特别是应用微量化学方法,多采用微量显色反应,从有限的生物检材中分离出含量很低的待检毒物。微量化学反应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花费少,方法易于掌握,耗时短,便于实行,甚至可及时就地(包括在现场)进行,有利于迅速提供线索,把握侦查时机和方向。为此,理化分析法在近代和现代法医毒理分析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着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种类繁多的高性能的分析仪器相继问世,许多先进的分析仪器与分析手段应用于毒物分析领域,解决了许多毒物上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法医毒物分析的能力和精确度。仪器分析技术与经典分析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检材用量少等特点,尤其是各种集分离和测定于一体的色谱分析,不仅能准确分析毒物的组成和含量,而且可以用于毒物研究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例如,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发射光谱法等进行光谱分析。

应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色谱法分离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抗生素、合成药物等。利用质谱图中离子峰位置进行定性和结构分析,利用离子峰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微量或痕量毒物有很高的鉴别和测定效能。如应用质谱法测定吗啡,在鉴定和纯度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更加精确地分析和确证检材中微量或痕量毒物,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普通气相色谱法的不足。这项技术应用于法医毒物分析已有20 多年历史,使用相当成熟。此外,还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也逐步应用于毒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