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殖毒理学的发展与未来
20世纪60年代,中国生殖毒理学也开始发展起来。当时,中国生殖毒理学研究以评价化学物致畸效应为主,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版的《工业毒理学实验方法》《卫生毒理学实验方法》详细描述了致畸和繁殖试验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制定《新药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农药毒性试验方法暂行规定(试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试行)》等一系列法规,详细规定喂养繁殖实验、喂养致畸实验和传统致畸实验等生殖毒理实验为必做的实验。这些法规对促进中国生殖毒理学研究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6年11月颁布的《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促进药物生殖毒性的研究水平迈入新高。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生殖毒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1993年10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生殖毒理学组成立,同年中国毒理学会生殖毒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办公机构设立在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药理毒理学研究室,卢琦华教授任首届主任委员。《生殖医学》《环境与生殖》《雄(男)性生殖毒理学》和《男性生殖毒理学》等专著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生殖毒理学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生殖毒理学组在福建福州举办的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交流的139 篇论文,发表于《卫生毒理学杂志》1993年增刊。在此期间的研究内容已由单纯致畸研究扩大至女(雌)性和男(雄)性生殖和发育毒理,研究方法由整体动物实验扩大至全胚胎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并开始将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生殖毒理学研究。
中国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国策,在全国各地成立了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1988年在WHO 的资助下,成立了中国生殖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开展以生殖毒性为主的研究,中心主任孙祖越教授培养了几十名药物生殖毒理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并于2008年提出要以现代医学手段重新研究中药的生殖毒性,建立中药生殖毒性数据库。
尽管如此,未来中国生殖毒理学研究与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仍然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开拓性工作。
【注释】
[1]阿尔弗莱德·查尔斯·金西(Alfred Charles Kinsey,1894—1956),美国生物学家和人类性学科学研究者。曾在印第安纳大学担任昆虫学教授。1947年,他组织建立了专门的性研究所。20世纪60年代,他对人类性学的贡献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甚至世界的社会以及文化价值观。他掀起了一场性的革命。
[2]威廉·豪威尔·麦斯特(William Howell Masters,1915—2001),美国妇科学医师以及科学家,组织了麦斯特与强生性学研究小组,是研究人类性行为的重要科学家。著有《人类的性反应》(1966)、《人类性功能障碍》(1970)、《异性恋》(1994)。
[3]维吉尼亚·伊夏尔曼·强生(Virginia Eshelman Johnson,1925—2013),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春田市,性学家与心理学家,与威廉·豪威尔·麦斯特组成了麦斯特与强生性学研究小组,是科学研究人类性行为的先驱者。她与威廉·豪威尔·麦斯特于1971年结婚,1992年离异。2013年的9月29日在美国有线电视网Showtime 首播《性爱大师》(Masters of Sex)(共12 集),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传奇的爱情故事正是麦斯特与强生的故事。
[4]辉瑞公司(Pfizer Inc.),创建于1849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产品包括化学药物、生物制剂、疫苗、健康药物等,其卓越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5]西地那非(Sildenafil),即“伟哥”,又译昔多芬,万艾可,是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药物。1998年3月27日美国FDA 批准其上市。
[6]高晓山.中药药性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7]CHAN,LYPY,CHIU,et al.An in-vitro study of ginsenoside rb1-induced teratogenicity using a whole rat embryo culture model.Human Reproduction,2003,18(10):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