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耳毒理学

2.10 耳毒理学

耳毒理学(Ototoxicology),主要研究药物、毒物或物理因素对耳器官(耳蜗系、前庭系和位听神经系等)所致毒性、作用机制及防治办法。耳毒理学应用病理、生物化学、电生理学等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研究这些药物等因素所致耳毒性的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及治疗办法。

长期以来,科学家对奎宁类抗疟药,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噪声及毒物等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为耳毒性的防治提出了具体措施。

【注释】

[1]庄志雄(1946—),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8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美国做博士后,1995—1996年在新加坡做访问学者。1997年之后历任深圳市卫生防疫站副站长、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兼任中山医科大学教授。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和第五届理事长,亚洲毒理学会理事,担任《卫生毒理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和《中国公共卫生管理》副主编。

[2]常元勋(1940—),教授。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任职于北京医科大学。先后担任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加编著《基础毒理学》《急性中毒与救治》《英汉毒理学词典》等。

[3]赵超英,姜允申.神经系统毒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5-6.

[4]陈自强,汪根盛,梁友信.我国神经行为毒理学研究概况与进展.卫生毒理学杂志,1999,13(4).

[5]庄志雄.靶器官毒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95.

[6]庄志雄.靶器官毒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