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各国食品毒理学教育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在其综合性大学和医药院校中加强了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毒理学教育和课程建设,食品毒理学也逐渐从综合性的毒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单独或相对独立的学科。一些知名大学先后开设了食品毒理学课程、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如:美国爱达荷大学设立了食品科学和毒理学本科专业,开设了食品毒理学的课程,其内容包括毒理学的基本原理、食品中有毒物质(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等)的检测及管理、食源性疾病的病因、食物过敏原等,并开展相关的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在食品科技学科下开设了食品毒理学课程。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农业化学教研室设立了面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食品毒理学相关课程。德国凯撒斯劳腾科技大学设立了可供生命科学、化学和食品化学专业的本科生选修的食品化学与毒理学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食品毒理、营养科学和食物成分,以及食品污染物的风险/效益评估等。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在农业科技和食品科学专业下设立了食品毒理学亚专业,其毒理学课程主要包含食品毒理学评价与安全性评估;食物链中污染物的扩散与传播;基因多态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食品污染物检测和毒理学作用的标志物等教学内容。
在食品毒理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一些高校先后设立了与食品毒理学相关的多学科研究机构,针对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进行博士生和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培养,还承担与政府进行风险交流、提供相应的专业咨询和决策建议的责任。如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和毒理学研究中心,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食品毒理学研究和相关教育,达到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的目的。该中心与各级公共卫生机构、食品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毒理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风险评估和社会科学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力图通过多学科的联合,解决重要和现实的食品安全问题。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其食品科学学院内设置了比较与环境毒理学教育研究中心,该校环境毒理学、食品科学、营养学、流行病学、兽医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学者都在任职,就环境和食品安全与健康相关领域展开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