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RNA干扰在分子毒理学上的应用
2025年08月10日
2.3 RNA干扰在分子毒理学上的应用
RNA 干扰( RNA Interference,RNAi)是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造成目的mRNA 特异性降解,从而使基因转录后沉默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生物体进化过程中抵御外来基因侵害的一种机制,为稳定基因组发挥了重要作用。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体相关基因与环境某些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这些基因的功能时便可使用功能基因组学强有力的工具——RNAi 技术,RNAi 具有高度的序列转移性和有效的干扰活力,可特异地将目的基因沉默,获得功能缺失和降低突变,从而进一步研究目的基因的功能。
RNA 干扰的机制系统存在于不同物种的细胞内,从植物到低等动物,如线虫和果蝇的细胞,从鸟类到哺乳动物细胞,从小鼠到人类的细胞,都保留了运行RNA 干扰的酶类。把长的dsRNA 或短的siRNA 导入生物体细胞,可激发RNA 干扰。所以这项发现开创了一个研究新领域,有望让植物、动物和人体的特定基因受到抑制而进入休眠状态,遏制有害病毒和基因变异的影响。因此RNA 干扰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基因治疗,应用于生化毒理和分子毒理研究领域。美国斯坦福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安德鲁·扎卡里·法厄(Andrew Zachary Fire)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克雷格·梅洛(Craig Cameron Мello),因为发现RNA干扰现象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