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植物毒素学

3.5 植物毒素学

植物毒素学(Plant Toxinology),是研究植物毒素的来源、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毒性、毒素动力学、毒素的生物转化、毒作用机制、人和动物中毒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中毒的诊断、毒素检定以及中毒的治疗与预防的一门学科。

随着毒物学的深入发展,毒素的研究已从认识毒素及其毒性发展到防治毒素的危害以至于对毒素进行开发利用的时代。在毒素的分类方面,人们将动物产生的毒素称为动物毒素(Animal Toxins;Zootoxins),植物产生的毒素称为植物毒素(Plant Toxions),微生物产生的毒素称为微生物毒素(Мicrobial Toxins),其中包括细菌毒素(Bactcrial Toxins)和真菌毒素(Мycotoxins)。

许多国家为了解决植物性中毒问题,建立了相应的委员会进行攻关。美国国家科学院食品和营养部的食品保护委员会1966年编辑出版了《食品中天然产生的毒素》,1973年再版。1969年编辑出版了它的姐妹篇《植物性食品中的有毒成分》,1980年再版。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处在犹他州建立了有毒植物研究实验室,对重要的有毒植物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澳大利亚为了争取在有毒植物的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加强了流行病学和经济意义方面的研究。世界上许多人去澳大利亚内地和美国的西部研究有毒植物,其中不少人获得了博士学位。新威尔士南部东南地区的河边平原和维多利亚绵羊的“中毒性黄疸”,经多年研究确诊为慢性铜中毒和因采食了天芥菜属的东方天芥菜引起的吡咯北啶生物碱中毒。

1978年,英国皇家兽医学院副教授汉弗莱斯(Humphreys)曾对近20年来动物中毒趋向进行了评论。他认为,目前有毒植物引起的家畜中毒性疾病日趋增多,概括起来常见的有下列几种:一是花园和农场的花木和树篱,通常包括有瑞香属、石竹属、月桂属、杜鹃花属、木本茄属、金莲花属、女贞属、铁杉属和毒芹属等有毒植物。二是含糖苷类植物多含有氰化物,主要有十字花科、羊角拗属、月桂属、白星海芋和苏丹草植物等。三是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植物,主要有茄属、酸模属、草木樨属、芸萱和甜菜属植物以及谷物如黑麦和甜菜等。四是含草酸盐植物,主要有甜菜属、植物的糖萝卜和藜属植物中的白藜以及蓼科酸模属和苋属植物等。五是含光动力学物质的植物,主要有金丝桃属和荞麦属植物等。这一研究将植物毒素学的研究与家畜有毒植物中毒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动物中毒病的诊断和防治效果。

图163 《植物毒素学》(封面)

1991年,史志诚等编著《植物毒素学》(中国杨凌天则出版社)。中国生物化学会毒素专业委员会曾召开多次专业学术讨论会,出版了有关毒素的专业论文集,特别是植物毒素应用于国防和医学方面有了重大进展。

植物毒素学已引起植物学、生物化学、医学、兽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各界的重视。1989年国际毒素学会在中国桂林举行了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认为,随着毒素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生产需要,植物毒素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注释】

[1]黄先纬.种子毒物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