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肝脏毒理学

2.1 肝脏毒理学

肝脏毒理学(Hepatotoxicology,Liver 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合物与肝脏的相互作用,探讨影响肝脏产生毒性作用的各种因素,阐明中毒性肝损害的特点和作用机制,为中毒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外源化学物引起的肝损害作为一个毒理学问题被认识已有100 余年历史。19世纪后期,科学家就注意到接触黄磷后产生肝脂肪沉积的机制。之后,又发现单猪屎豆碱(МCT)是一种双稠吡咯啶生物碱,可引起肝脏毒性(肝细胞坏死和静脉闭合性疾病)。

20世纪前40年,胂凡纳明、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引起的肝损害也在实验动物中得到证实。与此同时,肝硬化与过度酗酒的关系被确认。近30年来,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特别是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赋予肝脏毒理学研究新的启迪和手段,在中毒机制和防治理论方面不断取得一些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