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马“喘气病”与紫茎泽兰中毒

2.8 马“喘气病”与紫茎泽兰中毒

紫茎泽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原产于墨西哥,1865年引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20世纪40年代自然入侵中国,逐步蔓延在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省。紫茎泽兰现分布在30 多个国家。

紫茎泽兰的传播成为世界上有毒有害生物入侵的典型事例。紫茎泽兰不断竞争、取代本地植物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使当地农业、林业、畜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易引起动物中毒,马匹尤为敏感。马中毒后的表现为气喘,当地称之为“马哮喘病”或“喘气病”。据统计,1959—1989年中国云南马匹发生紫茎泽兰中毒事件,60 个县的67579 匹马,中毒死亡51029 匹。有的县竟成为“无马县”,牛羊也因无可食饲料而种群数量锐减。发病最为严重的1979年,云南省的52 个县179 个乡,马中毒5015 匹,死亡3486 匹。云南省双柏县1972—1979年因紫茎泽兰中毒死亡马匹546 匹。

病理学检查发现患有马“喘气病”的病马肺泡壁毛细管扩张,上皮细胞脱落,胞腔内有散在的红细胞,细支气管上皮附有黏液,为支气管肺炎。

为了控制紫茎泽兰的危害,受害地区曾经采用机械方法,但收效甚小。后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夏威夷于1945年从墨西哥引进泽兰实蝇进行防治,取得成功。此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泊尔引进泽兰实蝇进行防治都取得了成功,但存在引进泽兰实蝇的生态风险、防止天敌危害和紫茎泽兰死亡后出现的“光地板”问题。中国云南于1984年以来先后采用化学方法(毒莠定)、泽兰实蝇生物方法和生态工程方法相结合,在小范围内进行防治。

图111 紫茎泽兰(1.紫茎泽兰鲜丽的花朵;2.紫茎泽兰在林下形成的群落)

图112 马紫茎泽兰中毒后的病理组织学检查(1.肺泡壁毛细管扩张,上皮细胞脱落,胞腔内有散在的红细胞,细支气管上皮附有黏液,为支气管肺炎;2.肝细胞肿胀,细胞核消失,中央静脉扩张,瘀血)

2003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国内的16 种外来物种黑名单中,紫茎泽兰名列第一。同年,中国农业部制定行动方案,在紫茎泽兰危害较大的云南省开展小范围铲除紫茎泽兰的行动,使紫茎泽兰的铲除率达到60%以上[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