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毒理学展望

6 兽医毒理学展望

未来兽医毒理学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

第一,兽医临床毒理学研究。继续提高家畜、家禽和经济动物中毒病的诊断,制定中毒病诊断防治标准,提高防治水平。

第二,兽药毒理的研究。现代科技使化学工业不断推出新兽药产品,其品种越来越多,使用对象也越来越广。从广度和深度上讲,现代科技引导兽药毒理的科研从急、慢性死亡和一般毒性研究,到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的研究及生殖发育毒性的远期效应研究和对敏感系统的亚临床效应的研究;并从器官、细胞水平的研究进入到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从过程上看,兽药毒理科研从给动物使用兽药开始观察,经过代谢过程,直至毒效应的发现,全方位地研究兽药毒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系统,认识毒作用的本质,并研究敏感的生物监测指标。兽药毒理科研应当远期与近期兼顾,广度与深度结合,目标与阶段并重。

兽药毒理工作应包括指导兽药的生产、加工、使用全过程,制定合理有效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兽药残留监督,参与有关贸易谈判或对有关人员提供专门咨询。市场经济要求兽药毒理研究不仅仅从微观角度研究兽药的毒作用和中毒机制,更应从宏观上研究兽药的管理问题。

第三,饲料毒理的研究。饲料卫生标准及检测方法中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允许量及其测定方法。为适应迅速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需求,饲料(含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安全性研究要为以预防为主的饲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第四,围绕“三个”安全开展咨询服务。关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研究有关毒物学问题是未来兽医毒理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动物中毒控制中心”(APCC),面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关注社会热点和毒性灾害、地方性中毒的治理难点问题。

第五,努力开拓兽医毒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应用世界最新的毒物分析方法与诊断技术,提高畜禽中毒病的诊断、防治水平。

——提高毒物检验技术。

——开展草原毒草灾害的生态控制。

——组织生态毒理学研究,为立法提供科学依据。

——参与有毒生物和生物毒素的“三药”产业化开发;加强植物毒素、动物毒素的基础研究,为生物毒素的开发打好基础;积极参与有毒生物与生物毒素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制造“三药”的原料。

——发展新的交叉学科。在生态毒理学、生殖毒理学、发现毒理学、灾害毒理学、生物毒素学、环境毒理学、昆虫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方面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21世纪,兽医毒理学工作者要为食品安全和农业、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保护生态平衡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