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与机制的研究

加强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与机制的研究

在大气环境毒理学方面,探索大气细颗粒物、超细颗粒物(纳米级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与颗粒物毒性作用的因果关系;探索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臭氧(O3)及其他光化学氧化产物的毒性作用规律及其机制;探索大气致癌物如苯并芘的来源、转化、致癌作用及其与其他大气环境污染物的联合致癌作用。

在水环境毒理学研究方面,探索在水环境中藻毒素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探索饮用水氯化有机物及其他有机物种类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重视海洋环境毒理学研究,以适应海洋资源迅速开发利用的形势。

在土壤环境毒理学研究方面,探索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研究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机制,以适应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开发的需求。

此外,对存在于多种环境(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污染物如农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有害金属和类金属化合物、抗生素、各种新型应用化学品如纳米材料等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均应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