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的研究
2025年08月10日
病因的研究
经过科学家研究,一年生黑麦草由于在分蘖期间感染了剪股颖粒线虫(Anguina Agrostis),该线虫的幼虫侵入而变为有毒植物。线虫在秋天从地面的虫瘿中逸出,在初冬时迁移到刚发芽的黑麦草种子的生长点上,以后随着植物生长其上行侵袭量物的幼花,最终形成虫瘿,它们自身在虫瘿内成熟、交配以产生下一代。在它们从土壤沿植物上行的过程中,往往会感染上棒状杆菌,因此细菌也就可能被其携入虫瘿中。细菌在虫瘿中增殖,有时其数目甚至增大到使其从虫瘿中“分泌”出来。
由此证明,牛羊“震颤痉挛症”是一年生黑麦中毒,其原因是一年生黑麦草的种穗受到粒线虫属线虫和棒状杆菌的侵染所致。
科学家用被寄生虫侵害的一年生黑麦草植物的不同部位,饲喂实验动物,结果发现只有含有细菌的虫瘿才是有毒的,并确认这种细菌在黑麦草虫瘿内合成为棒状毒素(Corynetoxin),其他部分无毒。这种鼻炎棒状杆菌毒素具有抑制蛋白的糖基形成作用,是黑麦草中毒症生化机制的主要因素。在死亡牲畜体中找到感染剪股颖粒线虫和棒状杆菌的黑麦草就可以最后确诊。
科学家还发现,牲畜进入一个有毒的牧场后在4~12 周内出现症状,与牛和羊的一年生黑麦草中毒症的病状相似,特征是间歇性发作呈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共济失调、震颤、痉挛、惊厥,继之发生死亡;孕畜发生流产。该病的致死率可达100%。一般治疗通常不见成效,用普通麻醉剂或采用大剂量镇静药物可减少绵羊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