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阿里“醉马草”与冰川棘豆中毒
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东三县家畜“醉马草中毒”是影响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措勤县1978—1995年中毒死亡家畜25 万多头(匹、只),造成2259 万元的经济损失。改则县1987—1991年中毒10.8 万多头(匹、只),死亡9.1 万多头(匹、只),年损失400 万元。革吉县1988—1995年,年平均死亡7800 多头(匹、只),年平均经济损失150 万元[18]。鉴于上述情况,根据西藏自治区农业厅的邀请,陕西省农业厅于1996—2000年成功地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的专家对西藏阿里地区的“醉马草中毒”进行了五年多的调查研究,查明羊“醉马草中毒”实际上是由有毒植物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引起的。根据试验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控制中毒的具体措施。经过多年的防治,羊“醉马草中毒”得到初步控制,得到西藏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图113 阿里羊“醉马草中毒”的考察(1.陕西省农业厅厅长史志诚〔左〕与西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王承杰〔右〕共商赴阿里地区调查“阿里羊醉马草中毒”计划,1996;2.史志诚厅长〔右三〕在西安送行“赴阿里科学考察组”的专家,左起张志恒、王建华、黄荣福、史志诚、沈颂东、高巨星,1996)
2000年8月18日,阿里地区草原毒草调查与防除报告会在拉萨举行。自治区副主席加保出席报告会并讲话。会议首先听取了阿里地区草原毒草调查与防除领导小组组长史志诚教授所做的陕西省支援阿里地区开展草原毒草调查与防治工作的总结。史志诚教授在总结报告中认为,此项调查研究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在国际上首次确定了家畜冰川棘豆中毒,首次从冰川棘豆中分离出有毒成分,并对其毒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学术上、科学上有重大突破和创新。加保讲话说,阿里地区草原毒草调查与防除工作,年年有进展、有突破,为阿里地区畜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向项目领导小组和调查专家组的全体成员表示感谢。他说,防除冰川棘豆引起家畜中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既要保护阿里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又要合理利用现在的草原牧草,进一步加强毒草防除方法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为阿里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和牧民们致富做贡献。[19]
图114 阿里科学考察组(1.在阿里地区高寒荒漠草原上发现连片生长的冰川棘豆,海拔4600 米,王建华等摄,1996;2.阿里科学考察组在当地牧民配合下进行现场调查)
2007年,赴阿里科学考察组的“中国疯草——冰川棘豆生态毒理及毒物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115 阿里科学考察组向西藏自治区政府报告考察情况(2000年8月,拉萨)
【注释】
[1]草木樨属(Melilotus)植物,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和绿肥作物,约有20 种。主要有白花草木樨(M.Albus)、黄花草木樨(M.Officinalis)、细齿草木樨(M.Dentatus)、印度草木樨(M.Indica)等。
[2]最初称为败坏翘摇素(Dicoumarin),后来,药学与化学学会改称双香豆素(Dicumarol)。
[3]史志诚.牛栎树叶中毒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畜牧兽医学报,1988,1(增刊).
[4]HOPKINS A.Bracken(P.aquitinum): Its distribution and animal health implications.British Veterinary Journal,1990,146:316-326.
[5]张明谦,冯泽光.乳牛蕨类植物“P.aquilinum”中毒.畜牧兽医学报,1964,7:69-78.
[6]郑明高,徐忠贤,等.奶牛蕨叶中毒症的观察.兽医科学,1976(2):27-30.
[7]许乐仁(1944—),中国山东日照市人,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兽医专业。曾任贵州农学院副院长,贵州大学副校长。贵州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理事长、动物毒物学分会副理事长,国际蕨类组织(1BG)成员等学术职务。赴英国(1990)、美国(2000)从事合作研究工作。主编《蕨和与蕨相关的动物病》和《兽医病理学》。
[8]许乐仁,温伦季.牛的蕨中毒与蕨的致癌性.兽医科技杂志,1979,(3):14-19.
[9]郑明高.奶牛蕨中毒的实验性诱发与治疗.中国兽医杂志,1986,(12):1-17.
[10]樊璞,吴治礼,王继玉,等.耕牛钼中毒的研究初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1,1.
[11]孟庆波(1915—1999),山东单县孟寨村人,兽医师。1932年于中央畜牧兽医医科大学毕业。1948—196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61—1964年在陕西省生物药厂工作,1964—1970年在陕西省兽医研究所工作,1971—1975年在陕西省关中驴场工作,1976—1983年在陕西省扶风农牧良种场工作。
[12]孟庆波.陕西省淳化县卜家公社城前头第三生产队羊瞎眼病调查和黄花菜根中毒试验初步报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77,(1):1-4.
[13]王建华(194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南阳市人。198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家畜内科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理事,饲料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动物毒物学》杂志副主编、主编。主编《动物中毒病及毒理学》《兽医内科学》《饲料卫生学》,与李权武合著《动物繁殖毒理学》(2000)。
[14]王建华.不同种萱草根的毒性研究.西北农学院学报,1981(2).
[15]邹康南(1926—),研究员,江苏省无锡县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分配到西北军政委员会兰州西北兽疫防治处工作,任技术员并兼任国立兽医学院助教、讲师。1958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兽医研究室,组建兽医院。1972年筹建毒物实验室,开展家畜中毒病的研究。1982年调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任副教授、教授,内科教研组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民主同盟会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第七届人大代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副理事长,家畜内科学分会常务理事等。曾获甘肃省科学大会奖、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译、编高校教材《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兽医诊断学》和《兽医毒物学》。
[16]邹康南,杨效镛,等.羊北萱草中毒(瞎眼病)的研究.甘南科技,1980(1):1-12.
[17]董峻.我国正在全力围剿紫茎泽兰等外来入侵生物.新华网,2003-06-04.
[18]西藏阿里地区草原毒草调查与防治领导组.西藏阿里地区草原毒草调查:第1 集.陕西省农业厅印,1997-5.
[19]格尼·达瓦.阿里草原毒草调查与防除报告会召开.西藏日报,200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