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史

3.1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史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转基因手段培育生物新品种或品系成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转基因生物——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利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4年美国政府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延熟番茄,意味着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转基因生物的开始,之后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产品陆续进入公众视线。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Мodified Food)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它包括三大类,即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转基因食品,分别来源于转基因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及其衍生产品。

转基因技术具有传统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能够选择性地将某个优良性状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从而对受体生物进行定向改良,育种周期也较杂交育种等大大缩短。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的今天,转基因技术无疑是解决人类粮食短缺问题的有力手段。因此2009年转基因作物已在25 个国家种植,全球种植面积达133 万平方千米,其中美国占48%左右,其次是巴西、阿根廷、印度、加拿大和中国。2010年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增至29 个,种植面积148 万平方千米。被批准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90%以上来源于转基因植物及其衍生产品。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已有24 种转基因植物通过了安全性评估,获准商业化种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番木瓜、水稻、小麦、马铃薯、番茄、甜菜等。

此外,转基因动物来源的食品至今还未进入市场,正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包括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转生长激素基因鱼和禽畜,抗病能力增强的转基因禽畜(如转抗乳腺炎基因奶牛),肉质改善(如脂肪减少、瘦肉率增加)的转基因禽畜,能够提高产品营养价值的转基因禽畜(如转人乳铁蛋白基因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