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殖功能下降

人类生殖功能下降

反映男性生殖功能的重要指标是精子的数量与质量。1992年,卡尔森(Carlsen)等综合分析了61 篇调查全球21 个国家1935—1990年14947 例育龄男性精液质量的分析统计报告,结果发现男性精子数目在50年中降低了40%以上。其中,精子密度从1940年的1.13 亿个/毫升减少到1990年的6600 万个/毫升,精液量则降低了50%左右。1993年,夏普(Sharpe)和斯卡柏克(Skakkeback)推测,人类男性生殖异常发生率的升高可能与宫内雌激素暴露增加有关,包括己烯雌酚(DES)和环境雌激素样物质(如滴滴涕)。许多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显示弱雌激素特征;许多天然存在的植物雌激素(如异黄酮类)具有弱雌激素结合特征;许多植物源性物质(包括大豆蛋白)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环境中不仅存在着具有雌激素特征的化学物,也存在抗雄激素物质。

土壤熏蒸剂1,2-二溴-3-氯丙烷(1,2-dibromo-3-Chloropropane,DBCP;C3H5Br2Cl),是一种挥发性的含氯和溴的卤代脂肪族农药,用于杀灭农作物的害虫,特别是对线虫具有显著效果。研究证明DBCP 对男性生殖系统有很强的毒性作用,但目前尚缺乏有关本品对女性生殖功能影响的资料。在美国,男性工人职业性接触DBCP 可引起少精、无精以及生殖细胞发育不全从而导致不育。因此,美国和日本等国已停止使用。

1977年,怀尔顿等报道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农药工厂男工中发现了多例不孕症。调查发现从事DBCP 作业者其工龄与精子计数有密切关系,工龄三年以上的11人中,无精子者9 人,2 人精子过少,精子活动能力明显减弱,畸形精子增多。工龄不足三个月的11 人,精子计数、活动能力和形态均正常。作者对该厂其他男工的142 例精液做了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接触DBCP 作业工人的107 例精液的精子数减少。在接触组中,无精子者占13.1%,精子过少者占16.8%,精子计数少于正常者占15.8%;而对照组分别为2.9%、0 及15.8%。10 例接触男工睾丸活检可见:较严重的病例,精子生成普遍消失,细精管无精原细胞;较轻的病例,细精管内细胞数减少。他们在停止接触DBCP 一年后,对21 名工人进行复查,无精子的12 例均无改善,精子过少的9 例中,8 例明显改善,其中6 例已正常。这9 人的妻子在这期间共生4 子,其中一名有先天畸形。类似的结果国际上也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