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内分泌千扰物研究的快速发展(1970—1994)
2025年08月10日
环境内分泌千扰物研究的快速发展(1970—1994)
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二英的形成和在环境中的释放规律,确定了众多二
英类化合物的污染来源,为控制其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美国开始禁止使用含二
英杂质的2,4,5-T,并实施许多环境控制措施以减少二
英释放。
1970年,首次报道二英对动物有致畸性。
1971年,发现妊娠女性服用己烯雌酚(DES)后,生出的女婴成年后阴道癌发生率异常增高;北欧开始限制使用多氯联苯。
1975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受到杀虫剂污染的14 名工人的精子分析结果表明:精子运动低下和异常精子出现率增加。
1976年,美国禁止生产多氯联苯,发现二英对动物有致癌性;荷兰从垃圾焚烧炉的排气中检出二
英。
1978年,再次证明垃圾焚烧可产生二英。在纽约的尼亚加拉瀑布地区的拉夫运河居民点由于二
英污染而撤离。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观察到野生生物的生殖发育异常,如雄性雌性化、雌雄同体等。
1982年,美国开始进行二英污染调查。
1985年,美国环保局发布了第一个二英的健康危险度评估文件。
1986年报道,估计二英在人体中的半衰期为5~11年,平均长达7年以上。
1991年,美国环保局开始重新评估二英。世界卫生组织发表
及相关化合物的每日耐受摄入量的评估。
1992年,丹麦发表调查报告:“在过去的50年,男性精子数减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