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的监测与监测机构
2025年08月10日
出生缺陷的监测与监测机构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反应停”事件给世界各国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教训也是惨痛的。1964年,英国首先建立了先天性畸形儿出生的报告制度,以后又有十几个国家先后建立了出生缺陷的监测系统。在1974年的赫尔辛基国际会议上,来自加拿大、挪威、美国、匈牙利、法国等国出生缺陷监测系统的代表决定开始交换有关出生缺陷发生的常规信息,建立了国际出生缺陷监测情报交换所(ICBDМS)。该情报交换所每季度交换一次出生缺陷发生的情报,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情报交换所的主要工作为情报交换、合作研究、咨询和帮助,通过工作及时发现出生缺陷的异常升高。国际出生缺陷监测中心(ICBD)成立于1989年,该中心位于挪威的卑尔根,由挪威政府提供财政支持。中国的出生缺陷监测始于1985年,由北京医科大学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组织了北京、天津、甘肃、江苏、安徽、云南等省、市的出生缺陷监测。1987年卫生部妇幼司、科技司组织全国29 个省、市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1988年卫生部在华西医科大学建立了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组织全国常规的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参加出生缺陷监测的县级以上医院近600 所。
表57-1-1 中国12 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