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莉霞在“玄奘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莉霞在“玄奘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5年11月28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高僧大德,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各位相聚在美丽的古都——西安,共同出席玄类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首先我受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先生的委托,代表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人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王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话中曾经提到,“中国唐代玄类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他还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华时也曾讲到,“玄类法师是印中文化交流的象征,他的印度之行将印中两国人民很早就联系在一起。”自佛教东传以来,不乏有西行求法之人,而玄类大师的求法历程以及回国后翻译的经典1335 卷,创造了人类文明交往史上的一个奇迹,书写了最为灿烂的历史篇章,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永恒记忆。他以毕生的精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厚的精神财富。

佛教既是宗教,更是文化。作为宗教,我们应该尊重其信仰,并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促进整个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作为文化,佛教已经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都有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也为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俗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既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更需要我们全面整理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不断传承和弘扬。陕西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省份之一,佛教形成了八大宗派,其中,六大宗派的祖庭寺庙都在陕西,可以说陕西就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多年以来,陕西佛教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佛教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更好地发挥佛教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次由陕西省宗教局、西北大学、陕西省佛教协会、陕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王办的以玄类和丝绸之路为王题的研讨会,不仅是对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挖掘和整理,更是对时代精神与人类文明的拥抱与弘扬,相信通过本次会议所搭建的会议交流平台,能够凝聚来自中外学者与法师的智慧,为研究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重要的贡献。

丝绸之路不仅是沟通连接亚欧大陆的商业贸易之路、政治外交之路、文学采风之路和宗教文化交流之路,同时也将多元并存、和平包容、圆融互鉴、平等共赢的理念和精神弘扬传承,推动了整个人类的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为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了智慧和启迪。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陕西正在以建设丝绸之路新起点为目标,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措施,与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玄类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办,也必将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在陕西的全面实施,也必将为中印文化交流,陕西的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祝各位学者、各位法师和所有来宾身体健康,身心愉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