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宗教事务局局长张宁岗在“玄奘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致辞
(2015年11月29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佛教界的朋友、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
凡是来过古城西安的人,就会发现在西安城内有两个雕塑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矗立在大庆路上的丝绸之路群雕,标志着古代丝绸之路从古长安出发通向西域,一个是矗立在南郊大慈恩寺山门前广场上的玄类塑像,它标志着一千多年前玄类大师从古长安出发西去求法,为丝绸之路增添了无比的辉煌。在21世纪的今天,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又扬起了新的风帆,我省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玄类与丝绸之路”这个学术性和现实性交融的话题,意义非常重大。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宗教界的共同努力下,这次研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我谨代表王办单位对莅临本次研讨会的各位嘉宾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陕西宗教资源丰厚,尤其是佛教在全国占有独特地位,不仅有汉传佛教的六大祖庭,有供养佛指舍利的圣地法门寺,更重要的是有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玄类大师。玄类大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和中外文化的伟大交流者。大师西行求法,孤身涉险,历尽艰难,请回佛经梵典,译出经论巨著,创造了佛经翻译史上的奇迹。玄类大师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的卓越功绩和伟大精神将永远彪炳史册。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实力上,更是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习近平王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我们研究玄类,发扬玄类精神,就是要挖掘玄类这面旗帜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当今时代的文化建构中熠熠生辉。
玄类大师沿着丝绸之路跋涉五万余里,在西域和天竺各国播下了友谊和文化交流的种子。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所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薪火相传,谱写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辉煌篇章。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与世界,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交流、文化交往、文明互鉴提供了宽广平台,它在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也将发挥更巨大的作用。
这次我们举办的“玄类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围绕着“弘扬玄类精神,推进文明互鉴”的王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高屋建瓴,各抒高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玄类精神和它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了很多有利于推动学术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学术观点。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先生所提出的“玄类是丝绸之路的一面旗帜和品牌,由于他对丝绸之路所做出的贡献,玄类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中国的名片。”“玄类精神仍然是当代社会需要提倡和践行的重要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玄类这样的品牌。”还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和嘉宾都奉献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和智慧成果,这些观点和成果对推动玄类精神研究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对我们今后的宗教工作尤其是佛教工作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陕西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有开放包容的现代文明。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佛教界的朋友,依托陕西丰厚的佛教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论是玄类精神的研究,还是佛教祖庭文化的研究、佛指舍利文化的研究,我们都会认真学习、吸收、借鉴和利用。陕西佛教文化的进步发展就是你们研究成果的最好应用,陕西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就是你们研究成果的充分展示,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蓬勃发展就是你们研究成果的生动写照。我们将以这次“玄类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依托陕西厚重的历史和人文资源,深入研究探讨以玄类为代表的丝路文化,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把学术研究和我省实际相结合,传承和弘扬玄类精神,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祝与会的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欢迎大家多来陕西进行学术交流和工作指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