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人格,彪炳后世
玄奘法师彰显的独立人格,彪炳后世,对当今中国有如下借鉴意义:
其一,独立人格是以信仰做底色,以追求真理为圭臬的。对当今人文知识分子而言,读书治学应不是为了稻粱谋,而是为真知、为了信仰。有信仰,在求知的路上才能走得稳,走得久,也才能得到时代及后人的认同、敬重。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13]
其二,独立人格是发扬科学、民主的基石。中华百年征途,一直为推进科学民主而战。科学的进步一定是有一批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的人推动才能实现的,追求真理,需要像玄奘法师一样不惧权威,不畏权贵,一切以追求真理为落脚点。发扬民主,落实宪法,推进民主制度,更是需要有一大批不畏权贵的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为之精勤猛进的奋斗。民主不是恩赐的,它要靠如玄奘求法一样,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坚持真理,勇于向权贵、权威及封建遗存势力说不。
其三,独立人格是现代教育培养人才要获得成功的法宝。2005年钱学森先生曾对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问题症结在哪儿呢?我想玄奘的成才之路,彰显的独立人格是关键。我们目前的教育,过多注重知识记诵教育,缺少对独立人格评判。致使我们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培养了一批精巧的利己主义者。忽视了学生独立人格及自身努力进取的导向。要解决杰出人才奇缺问题,关键是要在整个社会弘扬独立人格的价值。
笔者研读陈寅恪先生论著多年,相较玄奘法师,进一步知道一位有信念、有学识、有阅历、懂政治的、惜时践行者的人格魅力强大。10月7日是一生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圭臬的陈寅恪先生逝世纪念日,草成此文,以彰显古今仁圣同殉之要义所在。
On Xuanzang’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of andits Modern Significance.
Cao Yinshuang
Associate Professor,Shool of Humanities,Xidian University
Abstract:Xuanzang'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is embodied in the pursuit of truth and persistence in the pursuit of truth without fear of power. The elements of hi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formation include the firm belief,the profound theory,The royal interfere,the political tactics,Good timing and experience. At the heart of it is his conviction. Master Xuanzang independent personality,we should learn to cultivate the personality independence of determining the correct,impetuous style of study,to correct the intellectual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democrac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raining talents education,and many other aspects.
Keywords:Xuanzang,Independent Personality. Modern Significance
【注释】
[1]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本文后面所引均出此书),《乾隆大藏经》,北京:中华书店,2009年,第125 册,第173 页。
[2]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第175 页。
[3]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第176 页。
[4]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第185 页。
[5]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第196 页。
[6]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第244 页。
[7]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第249 页。
[8]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第266 页。
[9]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第267 页。
[10]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第261 页。
[11]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第257 页。
[12]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第280-281 页。
[1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24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