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在“玄奘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在“玄奘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5年11月28日)

尊敬的王莉霞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高僧大德: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古城西安,隆重举行“玄类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西北大学全体师生,向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西安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是中国佛教传播与佛经翻译的中心、中国佛教理论创新与弘传的阵地。西北大学就是在古都西安发祥和发展,已有113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我校太白校区地处唐长安城太平坊,太平坊有唐代长安城佛教名寺之一著名的实际寺遗址。708年3月28日鉴真曾经在实际寺受具足戒。西北大学考古队曾对实际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佛教造像、陶瓷器和建筑材料等大批文物,对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丝绸之路上,有一条重要的文化纽带,就是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今年5月,习近平王席在西安陪同印度总理莫迪参观大慈恩寺,两位领导人对佛教文化和玄类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我校岳钰教授创作的菩提叶佛陀印像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莫迪;我校李利安教授特别受邀,与其印度籍博士生与印度学者接力翻译莫迪手书的古吉拉特语留言,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习近平王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后,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西北大学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院和中亚学院,开启了陕西高等教育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新征程。学校围绕“丝绸之路”开展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遗产保护、多种文明交往与融合、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石油勘探合作开发和国际学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学校依托陕西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资源,围绕佛教历史与思想、南亚与中国的宗教文化交往、宗教学基本理论、宗教现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地研究。早在1980年秋,任继愈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我校高扬先生等共同发起,在西安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宗教学术会议。近几年来,西北大学的佛教研究取得了新的成就,尤其是在佛教信仰研究领域已在全国独树一帜,先后协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王办将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首次结合的佛教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全国佛教学术领域拥有良好声誉,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佛教文学史”,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宋元明清以来中国汉地的观音信仰研究”,均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我校学者以汉传佛教六大祖庭为王题,进行的一系列佛教人物与故事的王题性绘画创作,在第27 届世界佛教徒联谊大会上举办了《般若佛教绘画展》,得到了全世界佛教界和国内宗教界人士的认可。

各位来宾,不久前,我校成立了玄类研究院,期望搭建一个全球佛教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平台,通过研究以玄类为旗帜的佛教文化,王动参与世界文化对话、搭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联系桥梁。今天,大家就玄类精神与文明互鉴以及相关历史与现实的话题展开研讨,意义重大。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会议必将产生丰硕的成果,必将在推进人类的多元交往与和平发展芳年取得新的进展,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祝大家吉祥如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