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传》与玄奘精神的研究

(四)《慈恩传》与玄奘精神的研究

玄奘研究中的另一大类别就是玄奘精神的研究和弘扬。玄奘精神的核心内容、内涵实质不仅具有遗产价值,也具有当代意义。唐代有关玄奘的传记,除了《大唐西域记》,因其和玄奘晚年生活无涉,主要有以下三项:冥详《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道宣《续高僧传.玄奘传》和《慈恩传》。相比较而言,最为翔实、最为系统、最为可靠的就是《慈恩传》;因此对于玄奘精神的讨论,无论是宏观或是微观,都离不开此传。要研究玄奘及其精神,无论是上文提到过的各种学术研究,还是当代对玄奘的再评价,如《玄奘评传》[50],甚或是当代的长篇传记小说《玄奘大传》[51],都以此传视为第一手资料。自20世纪末,关于玄奘精神的研究就开始逐渐增多,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频繁,随着“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孤征远迈、贯通中印的玄奘法师必将又一次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了重要的精神价值,此项研究必会迎来进一步的蓬勃发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玄奘集编年校注》[52]。从各种相关文献资料里搜集到玄奘的诗歌、渴颂、表启、书信、杂著等共7 0 篇,首先进行校勘,然后是编年和注释;另有4 篇译经序跋,从行文措辞判断,不像玄奖撰写,别作附录收入。邹同庆在《玄奘诗颂编年考》[53]一文中就此编撰的情况进行了介绍。这本《校注》对研究玄奘本人的文稿有重要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