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中成就的现世伟业
2025年09月26日
二、译经中成就的现世伟业
贞观十九年(645)正月,玄奘回到长安,携回经典520 筴、657 部。二月,玄奘前往洛阳觐见唐太宗,在与太宗的详谈中,谢绝了太宗要他还俗辅政的邀请,并奏请太宗开设译馆。玄奘西去求法,是感于当时佛教义学混乱的局面而为,而义学混乱的原因,在他看来,主要是因为以往的佛经由“远人来译,音训不同,去圣时遥,义类差舛”,因为翻译的问题,才使得“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因而他在印度辞别戒贤法师时,就曾明确表示:“愿以所闻,归还翻译,使有缘之徒同得闻见”。所以,回国以后他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尽己所能,将佛教原本的面貌通过译经以示世人。对于玄奘这一宏愿,唐太宗给予了支持,为他在长安弘福寺禅院开设译场,命房玄龄协调安排一切所需。此后,玄奘的译场还曾先后设在大慈恩寺的翻经院及在坊州宜君县(在今陕西铜川)的玉华宫。玄奘还在陪从太宗、高宗的过程中先后于西京皇宫内的弘法院、终南山的翠微宫、洛阳的积翠宫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