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对策

三、陕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对策

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重要的区位优越性。一千多年前玄奘到印度求法,走的就是丝绸之路。从公元前2世纪前后,佛教从印度途经中亚地区,传播到中国的中原地区,多数情况下是僧人跟商人或者外交使节同行。这条通行的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商业易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应当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陕西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首先,要大力加强沿带沿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一带一路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诚如习近平所言:“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穿越非洲,环链亚欧的广阔的“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添加进入这个“朋友圈”。“一带一路”是共赢的,各国共同参与,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这条路不是某一家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共进的“阳光大道”。有鉴于此,陕西要继续加大基础环境投资,特别是文化景区周边及沿带沿路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尤为重要。要大力发展文化地产、交通运输以及沿线沿路的环境建设,既要绿化旅游景区周边及附属线路的小环境,更要美化好旅游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文化旅游业及招商引资外部大环境的改善,为吸引外来客人营造积极的正口碑。

其次,要积极推动产业集聚,保障扩大经济总量。要通过集聚优质的经济要素,来促进市场的自由竞争。从推动当前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上的表现来看,主营传统产业的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这些大型的国企及其所在地区对新兴经济业态与金融资本的融合程度较低,政府将银行贷款集中倾向于能源产业的国有企业。这就导致了当地经济的好坏完全依赖于大型国企的盈利情况,而这些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常态下显然是不能适应产业变化的新格局,也不能适应新常态下产业的脱物化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经济也开始走向衰落。所以,要继续深化多种所有制改革,完善多种经济业态对金融的全面需求,从而创造出要素集聚和良性竞争的环境,在根本上提升陕西经济的活力。此外,还要通过推动城市集聚,发展以大关中城市群为龙头的城市集群,以弥补西安失去汉唐古都地位后综合实力下降与经济总量的不足。

再次,要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为经济转型培育新的增长点。从经济本质上来讲,推进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直接关系到陕西能否由工业型社会顺利过渡到服务型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现代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规律表明,人类社会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到服务型社会发展的。从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情况来看,当前中国和美国工业GDP 其实差不多,差距主要在以文化产业、金融产业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上。所以,推进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不仅符合现代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而且直接关系到陕西能否进入服务型社会。事实上,在陕西突出文化旅游的支柱产业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文化旅游业是直接促进终端消费的现代服务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面广的特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陕西旅游收入在全国排名第五,实现旅游总收入2512.4 亿元,同比增长18.10%,接待总人数3.32 亿人,同比增长16.50%。文化旅游业成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从深层次讲,陕西要发展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离不开在文化上做文章。从陕西的资源禀赋与国际产业演进的必然规律来看,能否形成产业集聚,意味着能否让优质的产业要素、产业主体与产业项目形成规模化集群。因为,深化文化产业发展大方向的确定,首先意味着必须要有一批大项目来跟进。同时,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直接有利于营造吸引人才、优化服务的软环境,有利于启动宽裕的资金市场,保障了市场主体进一步加大在人才开发、招才引智以及扩大规模方面的资金投入,增强文化资源多维度整合的金融保障,提高文化资源再生产能力,彻底扭转文化市场主体供血不足、创意人才及其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局面。到那个时候,陕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顶梁柱产业的速度自然就会加快,从而使陕西实现彻底意义上的转型发展。

还有,要大力加强并繁荣文艺原创。要紧紧抓住中央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时代契机,突出打好汉、唐古都的文化品牌,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现阶段,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文化正在不断衍生出许多新的经济业态崛起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从这一角度来讲,繁荣文艺也是在从深层次上繁荣经济,加强文艺原创也是在加强发展经济。所以,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文艺原创。运用文艺形式讲好汉朝与唐朝的故事、展示陕西魅力,树立当代陕西的良好形象,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陕西文艺的吸引力与感召力。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等“四个文化”,把实施丝绸之路文化项目、丝绸之路影视桥、丝路书香等项目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创作生产出符合对外传播规律、易于让外来受众接受的优秀作品,从而提升陕西文化资源生产总值与文化产业总量的增加,推动陕西走向世界。为此,建议设立繁荣文艺原创的专项资金,扶持原创,充分调动广大内容原创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深化文化资源整合与搞活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以扭转各种文化资源进入文艺原创滞后的局面。

此外,要继续推进其他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发展。比如大力推进以西安为中心的航空航天、重型机械等先进制造业,大力推进陕北的能源原材料的产业升级,促进关中地区农牧业的现代化。同时,要面向大西北、新疆口岸和中亚市场,为大西北和中亚等市场,提供大量的先进制造业产品。从而发挥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段对陕西的作用,引领大西北的发展。

Sharing Prosperity for the World——Discussing on Xuanzang’s Spirit and Belt and Road policy in Shaanxi

Wang Guomian

Editor of Wutaishan Studies,Shan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Abstract:Being as the forerunner of One belt one road,Xuanzang after having undergone much hardships went to India to get original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at the same time crisscrossing India once which left deep imprint on Korea,Japan and the whole world. Xuanzang’s“whole world is my home’s spirit”and the spirit of shared prosperity of One Belt One Road is perfectly concurrent and Xuanzang’s experience of propagating dharma while travelling around the ancient India and Universal broad heart is concrete connotation of“whole world is my home’s spirit”. So we need to learn adequately Xuanzang’s“whole world is my home’s spirit”and catch the opportunity of shared prosperity through the one belt one road. Shaanxi be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one belt one road”should take various measures to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broad frame of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develop the huge urban clusters of GuanZhong and LongTou,enhancing the overall strength,status and economic influence of ancient capital city Xian of Han and Tang era,promoting the multilate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Xuanzang,Xuanzang’s spirit,Belt and Road,Policy

【注释】

[1]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

[2]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外交通史籍丛刊》,1983年。

[3]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4]道宣:《续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9月。